[陇文化]王新军
在我们生活的蓝色星球上,人类只是其中之一,伴随着其他更大更复杂的生命群体。无视它们的存在,人类必然会面临危险。因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到现在还是很有限的,而且是万分之一的奥秘。这是我对自然肤浅的认识,也是这种认识一直在潜意识里影响着我的思想。
很小的时候,我就对脚下的山和一望无际的土地惊叹不已。他们向我走来,很快消失在远处。他们引导魔河包围村庄,在某个时刻,他们没有留恋地弃村而去,随时间而去。他们让戈壁荒芜寸草不生,也让奔驰山脉光秃秃的硬石。就这样,世界在我眼前展现出一片宁静的秩序。
这片让我觉得荒诞而又肃然起敬的土地,是河西走廊西部的绿洲,或者可以更具体的说是疏勒河流域。它倔强地存在于荒凉的缝隙中。曾经是西部牧羊人和羌人的游牧之地,也是匈奴月氏等众多游牧民族的肥沃牧场。自从汉人来了这里,平地方便种植,牧场退守沙漠戈壁和高山。于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在这里一起孕育。这里惊人的空宽度和粗糙度自然被定义为自由的象征。简单的生活,被风景所支配,以自己的方式塑造了我们。
大约在1997年,我曾经在绿洲杂志的合同上写过一篇题为《坚守西方》的短文,以表达我创作初期的写作理想。扎实是指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坚定不移;保持就是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平静。这个和平应该是多义的,其中我觉得应该包含敏捷的意思,是和平自由的象征。现在18年过去了,我的写作视野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相互混杂、相互渗透的地方。这是我在创作意义上执着的西部地区。
这个地方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称为边疆,在西汉时期以出产天马而闻名。唐代以后,以边塞诗的形象在文学史上穿行了几千年。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在这里相遇、进化并向东传播。一条河西走廊,仿佛每一块石头都不一样。就我而言,我的祖先和他们的故事都埋葬在这里,我通过他们的经历延续我的一生。这是我被放逐的灵魂的领地,它已经把它复杂的代码植入了我的血肉。作为一个在斯里兰卡出生长大的血统复杂的汉族人,不知道遗传了多么复杂的基因。
我的写作是从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开始的,我练习写作已经有20多年了。在过去的20年里,我写了200多万字的关于这片土地的小说,但直到今天,我还没有完全想好如何去写这片土地。我是个笨手笨脚的人,但我喜欢在语言的美感和作品的意境上下功夫。从《农民》《大草滩》《人教小香》,到《坏爸爸》《八大家族》《最后的穷人》《爷爷的秘密》等。,我一直在不经意间追求这种美好。就这样,我在梦与地域之间,在现实与意蕴之间摸索,我努力用自己的语言呈现出这个属于这个小地方的一个。
我不太清楚我写作的方向。有时候会安慰自己,因为生活本身不可能只有一种解释。写短篇小说,我更注重语言背后的一些东西。对于中篇小说,我强调必要的故事支撑。回顾我的小说写作,发现我的很多作品都有瑕疵。但是有问题,好像没那么可怕。工作出了问题,就像一个人生病一样。得病后,说明这个人有抗体。如果作品有问题,是否意味着作者的创作中仍有空的增加?其实外表完美的文笔真的很可怕。
在文学的领地上,分配给我们每个人的写作资源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写作的时候,似乎总是一个态度的问题。一个作家应该用最真诚的心去写自己的家乡。这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我曾经在一篇小文章里说过这样一句话:小说看似在叙述别人的生活,实则在审视作者自己的内心。一个人的一生需要不断的自省,尤其是作家。没有考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没有考察的写作也是没有意义的。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有生命的精神。作品的基本精神来源于语言,在最不被期待的地方闪耀着灼热的光芒。只有那些心中真正有自由元夜的作家,才能让语言飞翔。这个元夜在作家心中是不变的,但却是不断膨胀的。
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创作,而不是文学。有时候,小说的社会学意义其实大于文学意义。我是一个小地方的作家,我只在乎在我的文学意义上仔细构建这个小地方。
王新军来自甘肃玉门黄扎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四大人才群体。他写过《文化特殊化》、《农民》、《大草滩》、《民间教育潇湘》、《好王曼大冶》、《坏爸爸》、《八家》、《最后的穷人》、《后街》等130多部小说。曾获第六届上海龙小说优秀作品奖、甘肃省敦煌文学奖一、二等奖、甘肃黄河文学奖一、二等奖。上海毕业于第一届作家研究生班,连续三年入选甘肃小说八杰。现在在玉门文联工作。
标题:[陇文化]王新军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