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经济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甘肃省12个市以及2个自治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 是世界了解甘肃的最好窗口。

主页 > 新闻中心 > [陇文化]饶毅:科学精神缺乏,是我们文化中的重大缺陷

[陇文化]饶毅:科学精神缺乏,是我们文化中的重大缺陷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作者:濯昊更新时间:2020-12-15 05:52:02 阅读:

本篇文章4364字,读完约11分钟

饶毅曾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和西北大学任教。2007年回国后,他在北京大学任教。

——本报总编辑顾

昨天,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这是中国科学界有史以来获得的最高奖项,中国人民为此欢呼,科学再次引起了非凡的关注。

一直关注科学发展和科学精神的北京大学生物学教授饶毅曾写过《论科学》,但他不仅论述科学,还直接参与了许多科技体制改革。饶毅被这个过程深深触动了:当前更紧迫更重要的任务是,科学精神要在文化上深入人心。

回顾科学史是为了让今天的人们不再沉溺于虚构的荣耀

——科学与技术,虽然密切相关,却大相径庭。

——所谓“中国古代科学先进”的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

解放周末:你有一个观点:中国古代的技术相对于科学略胜一筹,但总体上也落后于西方。但在生活中,人们往往把科技作为一个整体。

饶毅:科学是人类探索、研究、领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是对真理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好奇。技术是人类在长期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和手段,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技能和手段的总和。

科学和技术虽然密切相关,但却大相径庭。科学主要解决理论问题,技术主要解决实际问题。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建立事实与现象相联系的理论。技术往往将科学成果应用于实际问题。当然,有时候技术迫使理论。

科学主要处理未知领域,其进展,尤其是重大突破,是不可预测的;技术一般是在理论相对成熟的情况下工作,是可以规划的。

解放周末:你的“落后论”显然与“中国古代科学先进,明清之际薄弱”的“主流”说法背道而驰。

饶毅:文化和科学的历史表明,中国古代在军事战略、诗歌和歌曲方面非常有创造力,也有一些原始技术,包括四大发明。然而,对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关注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落后于起源于古希腊的西方科学。

“中国古代科学先进,明清科学薄弱”这句话最早是由英国学者李约瑟广为流传的。有些人出于善意将其引入中国,但这不符合历史事实。

解放周末:《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是一部古代物质文化通史,从中我们可以读到很多先于西方的中国古代技术。

饶毅:列举个别案例不能证明整体进步。而且,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的进步是两回事。

比如2000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写了《几何原本》,所以200年前中国还不存在严格的系统科学。《几何原本》的译者之一徐光启在对比中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术九章》和《几何原本》后指出:“它们的规律略有相同,但意义都有所欠缺,学者无法理解其中的原因。”这意味着我们的计算方法类似于“元素”的计算方法,但是没有“元素”这样的原理,以至于学习者只能做这个计算,却不知道为什么。

[陇文化]饶毅:科学精神缺乏,是我们文化中的重大缺陷

解放周末:通过对科学史的学习,加强自我意识,这是清醒的,但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心理不适。

饶毅:回顾我们的科学史,是为了让今天的人们不再沉溺于虚构的荣耀。如果我们过去把李约瑟假说看作是一种自我鼓励,今天如果还这么想,那就是自我麻痹。

缺乏科学精神是我们文化中的一个主要缺陷

-缺乏好奇心可能直接导致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薄弱

——中国古代,诗写得好,可以赢得无数的粉丝,却很少有人为科学家立碑

《解放周末》:中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儒家创始人孔子也承认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基督教作为现代科学文明的基础,认为上帝是万能的。相比之下,中国的土壤不是更适合科学成长吗?

饶毅:科学的发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是没有用的。无用的科学能够发生和发展难道不是奇迹吗?科学在很多文化中都没有萌芽,中国古代也没有萌芽是正常的。

每个民族都有一些人在追求理智。西方的这些人学习自然科学比较多,而中国的人写的诗词歌赋比较多。起初,你不能说哪条路是对的,它们只是不同的路;但是今天,不同的道路选择的结果是非常不同的。

解放周末:因此,与其讨论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萌芽,不如讨论中国科学传统的缺失对今天的影响更有意义。

饶毅:对。缺乏科学传统和精神是我们文化的一大缺陷。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贯穿科学活动的基本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

我这样说,听起来很抽象,但其实科学精神包含很多内容,很具体。比如尊重事实。刚才说的“李约瑟假说”很美好,但不是事实,不能听。再比如,双方争论的时候,对方要认真倾听,尽量理解对方的观点,看看有没有合理的部分。这就是科学精神应该有的理性和宽容。当然,宽容不是好坏,而是通过理性的讨论和深入的学习来接近真理。

解放周末:如何看待我们缺乏科学精神背后的原因?

饶毅:跟我们缺乏好奇心有关。中国人不喜欢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喜欢探索人与人的关系。

在英国早期,有一群像牛顿一样的科学家,他们被好奇心驱使着去做研究。力学定律和光学原理都不能直接生产产品,科学家也不能获得经济回报。但这样的科学有很强的“后实力”,有助于英国未来变得更强。

科学对于美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也至关重要;瑞士是一个人口不到800万的小国,却有21人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些国家正在科学领域进行重要的前沿研究,而不仅仅是开发实用技术。

解放周末:纯粹但不功利的好奇心,终于可以演变成发展的巨大力量。

饶毅:缺乏好奇心可能直接导致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薄弱。如果我们对世界不好奇,不搞高深的、基础的科学研究,那么我们可能永远落在为别人生产的水平上。即使发达的经济实力耀眼,也只能得到有限的尊重。

科学有时是一条孤独的路,尤其是在起步阶段,普通人很难理解。在中国古代,诗歌写得很好,可以赢得很多粉丝,但很少有人为科学家立碑。可以说这种不宽容的观念在今天还是有一些痕迹的。

解放周末:你对科学有多大的热情和尊重,直接影响到科学的生态发展。

饶毅:19世纪60年代以后,现代科学大规模进入中国。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翻译各种科学书籍,包括教科书,并建立西式小学、中学和大学。

然而,由于缺乏科学传统,教育方法的现代化很难带来观念的现代化。当时蔡元培先生曾经抱怨说,很多人读北大,就是为了学商科、学法律,为了发财。今天,我们经常感叹的一个社会现象是,青少年似乎越来越喜欢赚钱的工作,但对科学的热情却越来越低。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经常抱怨制度和机制,但我们没有深入挖掘文化根源

——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陋习限制了科学精神的培养和成长

——重点是院士制度不能从荣誉制度异化为利益制度

《解放周末》:如何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培养民族科学精神,让过去发生的缺失在未来不再成为短板?

饶毅:你说的文化土壤是对的。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抱怨体制和机制,却没有深挖文化根源。

我们的问题在于,科学精神在文化上并没有深入人心,恰恰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陋习制约了科学精神的培养和成长。比如在科学界,至今未能解决创新需要率先的文化与中国传统中庸文化的冲突;在科学界之外,不科学的东西很流行,反科学的东西时有出现。

解放周末:具体表现如何?

饶毅:首当其冲的是科学的评价体系。

上个世纪下半叶,科技作品的评价是以大家坐下来讨论的方式进行的,大家都尽力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然而,由于人与人之间缺乏互信,以及腐败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科学界的入侵,我们的评价体系不得不越来越多地采用量化指标。当指标一一列出后,评估员要做的就是统计和统计。不会算错吧?这种检讨看似客观,实则不负责任。除此之外,也导致了用处不大、质量不高的论文泛滥。

[陇文化]饶毅:科学精神缺乏,是我们文化中的重大缺陷

比如,目前自然科学基金会甚至规定,评委之间不能交流或讨论。因为办证机构发现之前建立的讨论环节变成了一些人拉票搞串联的机会。

解放周末:量化指标和硬性规定似乎行不通。相反,人们对科学的评价体系越来越怀疑。比如院士制度,曾经被很多人质疑。

饶毅:重点之一是院士制度不能从荣誉制度异化为利益制度。如果你成为院士,你会得到特殊待遇。掌握评审项目和分配研究经费的权力,会导致一些人磨砺头脑,想当院士。

还有一件事我一直觉得很可笑,就是开会院士坐在主席台上。其实很多国家的院士都要排队,学术会议没有讲台。不管科学家有多大牌,都坐在观众席里。

解放周末:如何防止院士评价制度从荣誉制异化为利益制?

饶毅:院士制度是国家科研评价体系的“尖塔”,具有风向标的作用。我们应该把院士头衔回归到一种荣誉表彰,只表彰一个阶段的原创作品。有一次,美国科学院的一位院士,多年前的研究刚刚获得诺贝尔奖,却被资助他的一个研究所告知,他不能继续接受研究所的资助,因为他这几年的工作不好。显然,这样的事情很难发生在中国院士身上。

既要受益,又要坚持以原创性贡献作为评价的核心依据,让院士制度和院士评价回归科学的本义。

我们必须允许和支持科学中的争议

-用总分来衡量一个人是不公平的

——“说”与思想、内容和理由往往是非常重要的“做”

《解放周末》:传统文化中中庸与创新的冲突在现实中是如何演绎的?

饶毅: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大学有三位青年科学家竞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结果第一轮评选出了最优秀的。二审之后,差的被淘汰,中间的最后。

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中国时有发生。评委来自各个单位。他们为什么要先砍掉最好的?因为其他单位最好的都被淘汰了,那些在自己单位不溜的就有获胜的希望。如果这样的事情反复发生,我们的社会就会变成一个永远不会从秋天溜走的社会,优秀就会被有效扼杀。

解放周末:创新在一个不滑中秋的社会很难汹涌澎湃。

饶毅: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在发现特色、保护纠纷、扶持年轻人、坚持理性四个方面下功夫。

找到特色是前提。在我们的教育中,学生是按总分选拔的,但有的人是偏科,总分无望,但在某些方面很有天赋。而这种稳定的总分选拔制度,是找不到特色人才的。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发现特征,那么你就无法摆脱孟德尔、华、钱钟书。用总分来衡量一个人真的不公平。

保护纠纷也是如此。工作越高级,越容易引起纠纷。中庸文化希望争议越少越好。如果没有争议,突破发现的概率就会降低。因此,我们必须允许和支持科学中的争议。

支持青年就是谁年龄大谁就是权威,不权威的观点是不能质疑、讨论、反对的。如果什么都做不了,年轻人怎么走出来?

要实现以上三点,需要坚持以理性为保障,否则会混淆。

解放周末:所以你认为最大的问题不是制度,而是文化。不改变文化,改变制度是没有用的。这些年来,你一直在说话。今年9月,你和另外两位科学家共同创立了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知识分子”。这些都可以算是改变文化的尝试吗?

饶毅:没错,微信官方账号“知识分子”的创始人希望能给文化带来一点改变,让科学精神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正在努力。

有时候,“说”是一种“做”,有思想、有内容、有道理的“说”往往是重要的“做”。

(实习生向来婷也投稿)

标题:[陇文化]饶毅:科学精神缺乏,是我们文化中的重大缺陷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甘肃经济信息网介绍

甘肃经济信息网立足于甘肃本地用户群体,贴近生向甘肃地区推出大型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高质量的甘肃人民网络生活和传播甘肃实用便民的信息为己任,力求提高最新最全的甘肃新闻、甘肃快三、甘肃11选5、甘肃旅游、甘肃旅游地图、甘肃旅游景点、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自驾游、甘肃特产、甘肃苹果、甘肃小吃、甘肃高考、甘肃大学排名、甘肃教育、甘肃银行、甘肃招聘、甘肃人事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