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中国戏剧人探索小剧场戏曲的生存之道
本篇文章1110字,读完约3分钟
中新社上海12月10日电(邹锐月)由上海歌剧艺术中心主办的首届上海小剧场歌剧节“歌剧呼吸”近日在上海落下帷幕。在一周的时间里,上演了六部戏剧,获得了票房的双丰收。业内人士认为,这种让歌剧变小、观众变大的尝试值得鼓励。
据了解,本届歌剧节共收到32个参赛作品,涵盖12部歌剧。最终入选的剧目有:上海京剧院新编京剧《十二金》、北京京剧院京剧《磨玉观音》、上海昆剧团实验昆曲《符人》、上海越剧团越剧《爱马尾》、福建梨园戏实验团梨园戏《豫北亭》、台湾国光剧团新概念剧《青幕》
所谓“小剧场”,不是单纯用舞台大小和类型来衡量的。相对于普通剧种,小剧场剧种的剧场环境更加灵活多变,给创作者更多的自由发挥。曲目质量也力求“小而精”,重视市场对接,用专业的评价体系控制曲目的艺术质量。凭借“主创作团队价值高、定位高、艺术水平高”的特点,演出赢得了业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七场演出总票房超过12万元,其中《十二金》《丈夫的男人》《磨玉观音》《渝北亭》爆满,演出前两周门票全部售罄。
据上海京昆艺术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马伯民介绍,这次小型的剧场戏剧节,给了更大的勇气去创新、更大的力度去探索戏剧艺术,年轻的创作者和年轻的演员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上海剧评人荣光润说,虽然这次演出的剧目不多,但很丰富。有《青幕》、《丈夫的男人》等探索创新,有别于传统戏曲表达方式的作品;也有尝试以小规模制作的形式把好剧本搬上舞台。比如皇家纪念碑馆把场景设置在一个避雨的地方,表演很精致。你可以在小剧场里看到其中的微妙之处,就像电影把所有镜头都拉进了特写和特写。
据业内人士介绍,本届戏剧节的特点是创作才华更年轻,演员更年轻,观众更年轻,令人振奋。最受欢迎的作品《十二金》的剧组里有三个“反串”:资深宣传总监高远、著名昆声演员王佩瑜、著名小丑演员严庆谷担任导演。主演、唱功设计、服装设计等主要创意人员的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让人看到了年轻人才的无限潜力。上海歌剧艺术中心副主任曾祖德表示,根据现场问卷调查,本届歌剧节80%以上的观众年龄在35岁以下,其中一半是第一次在剧院观看歌剧表演,文化水平较高,集中在金融、行政、文化等领域,是城市文化消费的目标群体。剧院越来越小,观众越来越年轻,观众群体越来越大,这也表明了扩大歌剧观众的新方向。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戴萍说:“如果年轻演员在我们的戏剧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艺术发展就可以进入良性循环。这一次,许多优秀的年轻演员受到了好评,年轻编剧和导演的才华得到了展示,充满了青春气息,让人拍手称快。”专家表示,如果能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进入剧场,了解和欣赏歌剧,改变白发观众多于黑发观众的局面,歌剧的繁荣才能真正实现。(结束)
标题:[陇文化]中国戏剧人探索小剧场戏曲的生存之道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