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网评:践行雷锋精神 将无形的日记刻在心里
本篇文章1018字,读完约3分钟
杨朝清
雷锋从未离开过我们。在北京西城区双思胡同,有一所雷锋小学。凭着39年风雨的坚持,师生们做出了继续写雷锋日记的故事。近日,在雷锋故里湖南长沙,数千所学校、数百万学子开启了重温延续《雷锋日记》的青春篇章,丰富了时代内涵,践行了雷锋精神。
有形的日记写在纸上,记录一段专注的经历;无形的日记刻在心里,铭记着一份崇高的责任。继续写雷锋日记,努力做雷锋的后人,原意是着眼于时代的短板,激浊促清,充分发挥道德标杆的示范作用和先锋模范的激励作用,帮助人们重建灵魂,救赎人格,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人生观。
雷锋曾经说过,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无限期地奉献给为人民服务。雷锋精神,归根结底是一种基于公民意识的奉献精神。在热爱本职岗位、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无偿为他人服务,为社会做出无私贡献;在为社会创造有形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
目前,人们在缺乏社会信任的情况下,有强烈的道德饥渴感。最美丽的母亲吴菊萍照顾好自己,勇敢的接过了从大楼上摔下来的孩子,被长期艰苦偏远的教学所感动的年度中国人物胡忠和谢晓军,将会引起普通人的极大关注。然而,雷锋精神,经过时间空,将永远持续下去,永远保持其活力。是中国人永不变质的精神食粮,具有很重的现实意义。
学雷锋不能停留在冠冕堂皇的口号上,不需要虚无缥缈的概念,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所以,践行雷锋精神,需要更多的载体,更多的演员。
中国人向来讲究知行合一。继续写雷锋日记,记录身边感动的人和事,参与道德实践的经历和感悟,对不良现象的批判和反思,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追求。通过日记这一载体,青少年可以将零星的记忆和琐碎的细节串联起来,形成长期的立体记忆。文明符号不断积累,价值观不断强化,雷锋精神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学雷锋也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只有当人们拾柴时,才能点燃炽热的火焰。要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学雷锋常态化。在长沙设立专门机构,将学雷锋活动纳入文明单位创建评估体系,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要扩大社会参与,增强人们学习雷锋的意愿,开辟人们学习雷锋的渠道,优化学习雷锋的社会氛围,让人们在快乐参与中感知雷锋精神的魅力。
流星虽然只是一瞬间,却绽放出人生最美的一幕;人生可能是一个开始,但离开不一定意味着结束。这一点在雷锋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文明之花需要你我他共同浇灌;践行雷锋精神也需要你我他亲自去做。
标题:[陇文化]网评:践行雷锋精神 将无形的日记刻在心里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