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从白描到彩墨 解读潘玉良的中国画创作
本篇文章1018字,读完约3分钟
潘披着一条花毛巾,坐在一个女人的身上。安徽博物馆收藏
潘于1895年6月14日出生于江苏扬州的一个贫苦家庭。他小时候父母双亡,他一个人留在安徽芜湖。1912年,时任芜湖关(正关路)督的安徽桐城人潘赞华与潘相遇,后来结为夫妻。于亮改姓潘。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潘赞华被革职,潘石夫妇迁居上海法租界乔佛里大道渔阳巷。此后,潘赞华致力于“保国”、“保法”,独自在家的潘开始跟随先生学画。天生热爱美术的潘如鱼得水,绘画水平迅速提高。1920年9月,潘考入上海美术学院西洋画系,并作为转学生进入第十一届西洋画班学习。这是上海美术学院招收的第一批男女同校学生。
1921年7月,潘从上海艺术学院退学后,被法国里昂中法大学招收的第一批留学生录取。在她出国留学的八年里,她在法国里昂美术学院、巴黎国家美术学校和意大利罗马皇家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在此期间,她结识了徐悲鸿、常玉、、郭、苏等一批有识之士,创作了《白菊花》、《黑姑娘》、《醉》等油画作品,为她日后立足国内画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潘凭借其优异的学习成绩获得了意大利教育部的奖励和津贴,其作品参加了意大利国家展,成为首位获得国际荣誉的中国西部女画家。
1928年回国后,潘应邀担任上海美术学院西方绘画系主任。同年11月28日,首届“潘回归欧洲纪念画展”在上海举行。“上海会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外籍人士前来评审会,赞叹中国女作家的称号”。1929年3月至1935年7月,在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系与徐悲鸿共同担任油画教师,培养了俞峰、张安之、姜仁、张、费承武等一批优秀画家。潘曾在中国和日本举办过五次个展,被誉为“中国西洋画的一流人物”。1934年,中华书局出版《潘油画集》。
1937年,潘再次前往法国追求艺术,并于1977年在法国逝世。在法国的40年间,她的作品经常参加各种沙龙展览,去美国、英国等国家展览。她获得了20多个奖项,并被授予比利时金奖、巴黎市长“多莉”奖、法国“文化与教育”一等奖等多项荣誉。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家,潘在油画、国画(主要是白描和彩墨)、素描、版画、调色画和雕塑方面无所不能。她坚持“向古人求我,不向古人忘我”的艺术原则,坚持“中西合璧,一冶”的艺术追求。尽管潘早年以“西方画家”著称,但他一生中最值得称道的成就还是中国画的创作。无论是白描还是彩色水墨画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是她的彩色水墨画成为她后期最重要的创作手段,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语言。
标题:[陇文化]从白描到彩墨 解读潘玉良的中国画创作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