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一稿三酬”的背后——读者出版集团版权保护掠影
本篇文章1641字,读完约4分钟
在此之前,有好消息。3月30日,国家版权局授予41家单位国家版权示范单位称号,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上榜。
4月25日,我随同省委宣传部、省版权局组织的媒体采访团,走进位于读者大道的读者出版集团,探索集团在版权保护方面的读者大道。
一稿三酬
《读者》创刊于1981年,被誉为中国人的精神读物。其发行量连续21年领先中国期刊业。2019年累计发行量超过20亿份。
傲人的表现与其先进的版权理念密不可分。
《读者》杂志自1981年创办以来,率先在全国实行一稿三酬制度,即读者使用一篇稿件时,分别向作者、第一出版单位和稿件推荐单位支付报酬。《读者》杂志品牌发展与整合部主任王毅告诉记者,作为读者出版集团的核心产品,《读者》杂志一稿三酬制度比我国《著作权法》的颁布早了近10年。
前期由于交流不便,大部分稿件先发表,再联系作者、第一出版单位、推荐人支付稿酬。对于一时联系不上的作者,根据相关规定,其报酬委托第三方汉字著作权协会保管或转移支付。
在过去的40年里,几乎没有版权纠纷。王伟说,一稿三酬说到底是对版权的充分理解和保护,充分尊重了作者的原始价值,极大肯定了第一出版单位和稿件推荐人的劳动价值;因此,《读者》得到了更多作者和更广泛范围的认可,成为读者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版权保护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读者三交制”不仅在全国期刊行业中名列前茅,而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还以实际行动说明了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成为出版业版权保护的标杆和典范。甘肃省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办公室研究员夏玲说。
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播方式的改变,《读者》杂志与手稿作者和最初出版单位的联系也从出版后发展到出版前。现在微博、微信、知乎等各种联系方式都很方便,一般可以在出版前很好的联系到作者或初版出版单位。《读者》杂志负责薪酬的叶李琼说。
形式上是工作端口的前移;本质上是与时俱进的版权保护理念和行动。
2013年,为了更好地与作者对接,《读者》杂志设置了薪酬专员和版权专员两个岗位,分别负责联系作者支付薪酬和办理版权事宜。
对作者的尊重和保护得到了知名作家的广泛赞誉,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支持。2003年8月,Reader举行了100位作家作品使用签约仪式,首批签约作家达100余人。截至目前,Reader已与2000多名作家签约。王毅说。
早在2010年,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读者》就出版了数字版。相应地,薪酬制度也发生了变化。
目前,《读者》杂志积极适应数字出版的趋势,探索建立数字版权报酬制度。读者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永生表示,一方面,加强流程管理,将版权管理嵌入出版流程,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开展版权贸易,立足一带一路,以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为重点,先后向中亚、俄、日等国输出优秀传统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核心资源
如果说版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它就是出版企业的核心资源。那么,理念就是做好版权工作的核心力量。
不用说,就是一种领先全国近10年的先进意识。
多年来,读者出版集团及其下属出版单位在版权保护、版权资产管理、软件法制化等方面做出了许多积极的努力。,不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值得表扬。
在获得国家版权示范单位称号之前,早在2011年,读者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就被评为中国版权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
累计投入资金5600万元。读者出版集团信息中心主任刘磊表示,集团的高度重视是促进版权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正是因为如此,每年都会继续投资购买操作系统等各种正版软件;同时,建立和完善规范体系,确保正版软件的正确管理和使用。
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刘磊说,比如上级的监督检查,把软件合法化逼到了土地上。比如再回头看,管理上还是有很多漏洞的,比如界面弹出导致员工下载的软件不正版。未来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正版软件管理的细化形式,逐步完善和完善,最终形成系统化、系统化的软件正版使用和管理模式。
标题:[陇文化]“一稿三酬”的背后——读者出版集团版权保护掠影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