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炸碉堡堵枪眼 李应邦,解放兰州战场上的“黄继光”
本篇文章1604字,读完约4分钟
即使看了无数战争剧,也无法想象或感受到真实战场上的惨烈与感动。为信仰牺牲,用生命为胜利“开路”。最后连名字都没留下,只留下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印和坚定的身影。这些都可能是英雄军人给党和时代的“最好解释”。
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豪杰,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崇尚英雄,尊重烈士,应该是全社会共同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追求。从今天开始,该报与兰州战役纪念馆联合成立了“保卫英雄、缅怀先烈”专栏,寻找为兰州解放和发展献出生命、做出贡献的英雄豪杰,供后人缅怀、缅怀、敬仰和战斗。首席张鹏伟文本/地图
在掩体前,李英邦用身体堵住了枪眼
李英邦1922年出生于陕西省吴堡县的一个贫困家庭。1940年8月参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兰州战役沈家岭战役中,第11师31团一营二连(尖刀连)连长李英邦指挥该连承担左翼突击任务。1949年8月25日凌晨5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发起总攻。沈家岭以坚固的工事防御敌人,团里命令李英邦带领全连奇袭。这时,炮声、枪声、喊杀声、冲锋声,整个山川、山谷都在颤抖。男人们抱着必胜的信念,等待着李英邦的突击。
何智英当时是第11师31团一营二连副连长,是李英邦的副手。后来担任甘肃军区副司令员,现在在兰州休养。“凌晨5点50左右战斗开始后,连长带着突击队。在进攻沈家岭主峰西侧时,被敌人掩体内的机枪猛烈射击。许多同志倒在血泊中,无法前进。”何智英说,面对敌人强大的火力,李英邦组织爆破组炸毁掩体,但爆破组数次失败。
“怎么办?”情况危急,李英邦更急。这时,在距离掩体300米的地方,李英邦从牺牲的战友手中拿起炸药冲向掩体。当他接近掩体时,他的腿和腰被击中,衣服被鲜血染红。李英邦顶住剧痛,翻身跃上掩体,用尽全力把炸药扔到炮孔里,用身体堵住了敌人的炮孔。
这时,炸药爆炸了,敌人的碉堡被摧毁了,李英邦壮烈牺牲了。战后,叶仪授予李英邦“战斗英雄”的称号,并铭记他的伟大成就。
如今,李英邦已跻身兰州战役纪念馆“集结绿马主力”章节六大英雄豪杰之列。
“他为人民而死。”
”连长扔炸药的时候向我们挥手告别。众所周知,连长用身体掩护部队,与敌人同归于尽,所以他高喊‘为连长报仇’,抱着‘坚决消灭敌人’的信念冲向敌人。”何智英说,战友们迅速冲上去,消灭了碉堡里的敌人,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攻占了沈家岭主峰。
回忆起连长李英邦,88岁的何智英感慨万千。“我参军的时候,李英邦是我的班长。他性格很好,像哥哥一样关心士兵,但训练很严格。我叫他李哥,他叫我小哥。”入伍一个月后,何智英在爬障碍、爬单杠、扔手榴弹、机关枪射击等方面表现出色。他“戴着红花,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但在班长李英邦眼里,他“还得继续提高”。
“班长说,你没读过书,你要好好学习,没有文化就打不好仗,懂字有文化就能很好很快理解军事知识。于是,班长每天教我认识四个字。”何智英还记得班长教他的前八个字是“大小来来去去”。
采访最后,何智英以极大的热情说:连长勇于战斗,不怕牺牲,忠于人民,忠于党,他为人民牺牲了。这种精神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
自己记笔记
今年春天的一场大火
2014年和2015年,我在全省采访了近百名抗战老兵,目睹了重要的历史进程,才真正体会到“信仰”是什么,“权力”是什么,什么会被“铭记”。
这几天,当“缅怀英烈”再来的时候,当黄色破烂的烈士遗物被安放在兰州战役纪念馆成为一级文物的时候,当一束光线打在王学礼烈士陵园纪念亭的石碑上的时候,当何智英告诉连长李英邦他英勇就义的时候,他的眼睛突然睁得大大的,闪闪发光,就连浮躁的心也会被眼前的一切力量深深感动。现在回忆回忆还来得及。
是的,中国人民从来都是无比伟大的,“中国军人”从来都是无比英勇的。
今年春天,《兰州晚报》再次大张旗鼓地还原与兰州有关的战争记忆和英雄事迹,让红色文化和英雄精神再次绽放光芒。
这个春天,英气是一团让每一个中国人“燃烧”的火。
标题:[陇文化]炸碉堡堵枪眼 李应邦,解放兰州战场上的“黄继光”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