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我之40年】一碗面 40年的传承蜕变
从前,吃一碗兰州牛肉面是奢侈的。如今,牛肉面已经成为受欢迎的快餐消费者之一,具有更大的市场前景。40年来,兰州牛肉面从单纯的小吃变成了兰州餐饮业的重要品牌,也成为了兰州的名片。兰州牛肉面从家庭作坊走向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是一代代传承人的坚持。在改革开放的东风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助力下,每一个兰州人对牛肉面最大的感受就是千变万化。马学明、马友布、马婷三位牛肉面从业者见证了兰州牛肉面40年的发展。
传承:一碗面的坚持
兰州人的一天从一碗牛肉面开始。地处西北,多民族、多文化的融合为食品创新提供了天然的契机。
“师傅,辣椒多了,面也多了……”兰州人的地方语言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地方饮食习惯,简单的几句话就凸显出牛肉面食客和拉面大师极其熟悉的关系。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觉得牛肉面很好吃。一个大碗只需要1毛多和3个粮票。我偶尔能和父亲一起吃一碗。大部分家庭负担不起。家里兄弟姐妹很多,父母的粮票都是断指用的。我不怕笑话。当我想吃的时候,我跑去和我的朋友闻它...”62岁的王国维用当年的粮票说,这碗正宗的牛肉面不仅保存在味蕾里,还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
1964年,15岁的马学明进入兰州餐饮公司中央广场餐厅当学徒。他说当年一个月工资在18元。扣除9块钱的伙食费,能拿到手的人不多。学习牛肉面的制作工艺是为了养家糊口。他还记得门口那个写着“甘肃特色”的小匾。他和他的同事都没有想到牛肉面会成为甘肃真正的特色之一,走向世界。
牛肉面的每一道工序都是纯手工制作,对传统制作工艺的执念是时代赋予匠人的特质。马学明说,牛肉面汤的澄清度和混浊度是检验汤调大师的功夫。到现在,除了牛肉面人的手艺,还有工匠对食物本质的执着追求。
《舌尖上的中国》描述了一碗美味牛肉面的基本要素:清汤、白萝卜、红麻油、绿欧芹和黄亮面条。一碗面条是随着食物本身对人们口味的影响而变化的。
发展:改革开放为牛肉面增添活力
80年代,马友布在兰州房管局工作。当时年轻人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特别让人羡慕。改革开放第二年,父亲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在铁路局自由市场摆摊,卖牛肉面和糖油饼。
当时这个摊位一个月的营业额达到了1000元左右,马友布在单位的月薪也就50多元。他看到了市场经济带来的收入变化。
躁动不安、激动人心的80年代,给一代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1983年,改革开放第五年,29岁的马友布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辞职“下海”。他不是第一波下海经商的人,但也算是投怀送抱的人。把家楼换成了沿街平房,启动资金900元,开了第一家马友布牛肉面店,店面不到15平米。
开门迎客,采购,自己煮肉拌汤,每天5点多开始工作,一直忙到晚上关门睡觉。马友布说,晚上一个女员工和老婆住一个房间,一个男主和自己睡一个店,员工和老板没什么区别。想赚钱,就得努力。
后来赶上城建,店面从15平米扩大到60多平米。马友布回忆说:“应该是1991年,当时《晚报》刊登了一篇关于我和我的店铺的新闻。标题不清楚,这意味着一个品牌总是停留在家庭式的工作室。能发展吗?这个报告把我吵醒了。从此开始思考牛肉面未来的发展方向。”
1992年,马友布牛肉面被评为中国老品牌。他重新装修了店铺,换了桌子,换了板凳,甚至改进了醋罐,提升了店铺的整体档次。当时兰州环境好的牛肉面馆很少,他家就是其中之一。兰州电视台和央视联合制作的牛肉面故事,就是在他的店里拍摄的。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他们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
标题:[陇文化]【我之40年】一碗面 40年的传承蜕变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