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兰州故事】传奇米万钟:一位和董其昌齐名的明代大家
本篇文章2891字,读完约7分钟
叙述者刘子竹,庆阳作家协会会员,庆阳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者
米·万中发现的“败石”
米书法勺园偏韵
米万中吕奇本地
米万钟雕像
一个几乎被忽略的甘肃人,在中国文坛留下了“北东”的大名。这个几百年前的故事,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惊喜,还有遗憾。
这个“北米”就是米万中。米万中是晚明文坛上一位独特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赵忠,他的名字叫尤氏,他的名字叫印石安。米万中,甘肃庆阳人,家住北京万平;生于锦衣卫之家,却是万历二十三年进士;他喜欢奇石,一块败石,生死攸关;他是江西的一名官员,但他喜欢山水、花卉和竹子。
米万中不仅以诗歌和书法闻名40年,而且多才多艺。他在石雕、钢琴竖琴、篆书、象棋、绘画和园艺方面造诣很高。他与当时的董其昌、邢东、并称“明末书法四大家”。
但是,我们对这样的人了解不多,很遗憾。今天,我们来听一个关于明朝米万中的故事。
南东北米,大家一代,婺源人
说起米万中,在庆阳有人听说过,但在全省知道的人就少了。究其原因,是因为米万中的籍贯模糊,才离开大雾。
关于米万中的籍贯有许多说法。有人说他是北京万平人;也有人说米万中是庆阳人。可以说,对米万中籍贯的不同记载,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米万中的进一步了解。
我查阅了资料,甘肃出版的很多权威资料要么没有写米万中,要么只写了一小段篇幅。所以,在讲米万中的故事之前,首先要了解米万中的籍贯,在哪里?
近年来,专家学者对米万中的生平事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至于米万中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渐渐明朗了。其实每个说法都有道理,只是不全面。背后有一个非常复杂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从米万中的家族史开始。所谓:树有根,水有势。家庭最能说明问题。米·万中出生在皇家卫队的家里。虽然它在明代是一个享有盛誉的职业,但受到了许多学者的批评。糜万中原居晋阳。后来到了祖米湖,又迁移到了北方的安化。之后,米虎授予金吾百户军功。其父米语,名全坤,号溥甫,曾任赵信上尉。其弟米万春,入隆庆武进五年(1571年),任通州员;他的弟弟米万方穿着锦衣卫任堇服,打着将军旗。至于为什么从外地迁移到安化县(庆阳原名青城县)。现在很难说发生了什么。但有人推测,似乎和当时明朝的一件大案有关。锦衣卫是朱元璋设立的特殊机构,人员流动自然是必须的。虽然米万中的父亲和祖先来到庆阳,但他们认为自己是在追北宋四杰米非。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的家庭教育是非常严格的。米万中从小接受教育,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米家离开庆阳,搬到了宛平。他们为什么离开?似乎和之前牵连案件的平反有关。有人认为可能是在韦锦益值班的时候帮了什么人,被牵连到庆阳定居了。后来案子平反,回到北京发展。他们回到北京,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重用。他的哥哥要么是参与者,要么是保安的总旗,被视为小官员。似乎后来他们再也没有回安化。所以被很多人误认为万平人。
米万中是青阳人,史书上的青城人,现在的西丰人,都是近代行政区划变化造成的。1985年,南方九镇脱离青阳县(今青城县)建立西丰市,即今西丰区,米堡村现属西丰区温泉镇。
多才多艺,北京虽有米家,印不忘北方人
米万中于明朝万历年间二十三年考中进士,后被派往江苏江宁任知县,又在永宁、铜梁、四川、六合、安徽等地任知县。之后升任江西知府,后调任山东参政。最后,他向太仆寺的邵青致敬,被称为米太朴。
米万中当官的时候,正是皇帝躲在深宫里不理朝政,朝廷混乱的时候。天启时期,他对统治政治的魏忠贤进行了猛烈的批判,结果自然是显而易见的。他被魏忠贤的宠臣倪桓温弹劾,并被撤职。直到崇祯元年,魏忠贤倒台后,才平反,出任太仆寺卿。可惜同年去世,享年59岁。米万中的多才多艺在当时是众所周知的。特别是字画“名满天下四十载”。在晚明文坛,他和董其昌齐名。这一点在明代《董其昌传》中有记载。据说和董其昌同时以擅长书法出名的有四个人。米万中就是其中之一,人们把米万中和董其昌列为“东南北稻”。故宫博物院藏有米芾万中的作品,其中有一首写在白绢上的诗《柯蓝山》,在继承米芾风格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米万中使用的印章中,有一枚刻有“米万中在北方……”字样,这显然意味着他的籍贯是北方。秦汉时期的北地县,在今天庆阳的平凉一带。
令人惊讶的是,米万中还喜欢园林艺术和奇石,这似乎继承了他们的祖先米非的爱好。他收集了大量奇石名石,留下了许多故事。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他的砚台图。近年来,关于园林建设的论述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对象。北京曾经有个地方叫米家院,是米万中在北京建的三个园林之一。
故事是这样的:北京西郊海淀有一个巨大的湖,叫海子。到了元明时期,这里成了很多人修建园林的好地方。米万中也在这里选了一个地方,建了一个新花园。这个园林叫邵园,是一个具有江南水乡含义的园林。晚明散文家王思仁非常欣赏他的勺园。
米万中非常喜欢勺园,但他在农村,不能每天都去。我该怎么办?他画了许多灯笼,在上面画了勺园的所有平台和亭台楼阁,挂起来欣赏。可见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人。我们怀疑他是否做了马灯。图片放上去旋转,就像电影一样。过年的时候,他和朋友们聚在一起,朋友吕邦耀在吃饭的时候写了三首诗。每首诗最后一句都含有“米家登,米家院”。
落败的石头,清致福,传奇大师留在北大
到明末,米的勺园已经是一个大型的园林,后来成为圆明园的一部分,成为皇家园林。久而久之,现在已经成为北大的一部分。从北大西门,就是勺园。
到现在为止,还有米万中在北京战败的故事。石头是谐音,所以玩家总有“时间(石头)来干活”的说法。然而,米万中似乎没有转手。很多年前,我去北京寻找米万中的事迹,我看到了那块巨大的失败的石头。这是一块重达20多吨的巨石。“玲珑镶嵌空,千孔千孔”很奇怪。乾隆皇帝曾亲自将其命名为“清芝府”。这块石头据说是米万中在北京郊区房山深处找到的。他一见钟情,于是拿出家财,雇了一百多人,二十多匹马。在寒冷的冬天,他把水洒进冰里,慢慢地把它运出山外。
当它被运到北京郊区的良乡县时,在北京的文人圈引起了轰动。不幸的是,此时魏忠贤当庭,他们借此机会弹劾他,米万中被撤职。石头,自然是运不动的。有学者一直问为什么,所以米万中不得不说,他不能运输它,因为运输石头导致他家里的钱用完了。从此,这块石头就有了“败石”的名字。后来,当米万中再次起床时,他很快就死了。石头一直是个好国家。
米万中死后,葬在名为米家坟的勺园里。后来,皇家园林建成了,米的墓离得很近。他的后代准备迁移并寻找另一个地方。崇祯皇帝知道后,特意颁布了不许动的法令,米家的子孙继续像以前一样入土为安。
100多年后,又有一个石头爱好者路过一个好国家,听说了,去看了。这块石头真的不一样。于是,有人把石头送回了颐和园。这人是乾隆皇帝。败石运回后,放置在颐和园乐寿堂前。然而为了运石,所有新建的城门都被拆除了。乾隆也觉得黑羊石不吉利,就根据它的形状给它取名为“清芝甫”,并写了一首诗。
我在北京寻找米万中的旧迹时,特意看到了落石阵,它还在乐寿堂前。每天,熙熙攘攘的游客们都为自己的想法拍照。人们常常记得米·的败石,却忘了皇帝的“庆芝甫”。
文字/图形主管王文渊
(翻拍的数据图)
标题:[陇文化]【兰州故事】传奇米万钟:一位和董其昌齐名的明代大家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