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于成龙曾铁腕治贪 从向他行贿的官员开刀
本篇文章1635字,读完约4分钟
CPPCC吕梁文学学院吕梁文化研究所所长
于成龙是山西省吕梁县的一位著名官员。在他20年的仕途中,三度功勋卓著,以其卓越的政绩和廉洁的作风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康熙皇帝的赞誉。于成龙死后,康熙帝封清朝为谥号,授予太子太保,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并亲笔题词:我读《周官》,数了六个贪官,分别是,诚,诚,诚,诚,诚,诚。2014年9月,省委书记王儒林在视察于成龙诚信文化园时表示,于成龙不仅干净,而且是一名符合六项诚信标准的官员。
王树平同志也是吕梁市政协文理学院吕梁文化研究所所长。他研究于成龙文化多年,对成龙的政治有切身体会。前几天在一次电话采访中,他全方位解读了自己的清官观。
以诚为本
于成龙曾担任湖广黄州骑亭同治卫。奇亭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然而,于成龙仍然过着悲惨的生活,闲钱大多用来帮助邻居。豆腐经常作为三餐的食物,很少碰肉。
于成龙成为武昌知府。有一次,他儿子去看望他后,他打算回家。于成龙是一位父亲和官员。他没有给他儿子任何像样的东西。他只看见厨房里有一只腌鸭子,就把它切成两半带走了。老百姓于是编了民谣:龚宇豆腐量太窄,长工留下来切半只鸭子。康熙二十年,于成龙由牧民升为总督。他在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任内,把整顿吏治放在首位。他说:国家的安全在于人民的得与失,人民的得与失在于用人之政。按照清朝的规定,总督外出时可以乘坐八人抬的大轿子,可以有26至34人随同仪仗队。然而,于成龙通常只雇一辆骡车,只有他最小的儿子在他访问期间跟随他。父子俩各带了几块钱,一路上住酒店,不住管家公馆岗,也很少劳烦各县安排交通、住宿等事宜。有一次,于成龙到江宁时,当地文武官员在城外迎接他,总督直到日落才到。就在他们震惊的时候,巡逻卒来报告总督,总督已经独自骑马进屋了。他们认为刚才独自骑马进城的不是总督。
于成龙成为两江富有的总督后,仍然是一场月食,一勺粥和青菜,他一年到头都不知道肉的味道。江南人亲切地称他为余。
以民为本
45岁时,于成龙被朝廷任命为罗城县令。罗城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个偏僻、烟雾弥漫的地方,很少有人愿意来这里做官。经过20多年的战乱,罗城既没有城市,也没有像样的公共场所。这里的民情复杂,一些普通人因为活不下去,或者逃跑,或者干脆去冒险而成为小偷。同时,由于历史原因,瑶族和汉族之间产生了深仇大恨,社会秩序混乱。
于成龙到达罗城后,没有吃苦,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在实地考察了解情况后,他迅速提出了两项措施:张贴告示招募流亡者,积极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请放宽徭役,放宽引导,努力振兴农村经济。经过奖励勤奋和惩罚懒惰,几年后,罗城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生活日益富裕。然而,于成龙自己的生活一直很差,甚至在他离任时,他也没能聚在一起。据《县志》记载,罗人济公,聚财下跪。他说,我知道爷爷很难受,说要提供盐和米,但是他婉拒了。他亲戚来罗城看他,老百姓都知道他钱不多。他的亲戚来钱山一次不容易,于成龙仍然拒绝寄钱。后来,于成龙因其非凡的行为而移居四川贺州周知。罗人掩住道路,大叫数百里。
把现实作为政治的关键
于成龙勤奋好学,敢于创新,排除弊端。他经常轻车简从地来回奔波,询问他的苦难,视察官员和人民。他在江南任职,入乡随俗,微访民间。面对郡县官、病、民各有弊端,而江南弊端尤为严重的局面,他迅速颁布了《利民除弊契约》,列举了灾荒消费、私分、行贿受贿、官恶、旗人放债等15个弊端。
于成龙反对清廷僵化的考官制度,反对用人论资排辈。他反复推荐他认为干净有前途的人才。
后来于成龙升任江南江西巡抚,政务更加繁忙。他还是个老人,勤勤恳恳的执事,不敢休假。他亲力亲为,把事情做到极致。省长衙门又开门了,报案的官员可以直接去他的卧室,好像他是村里的学生。有人劝他注意休息,他说:不知道少吃复杂,养生是禁忌。虽然我尽力了,但是从国家得到的更多!
于成龙在直隶、两江任职期间,还整理、编纂了46卷《集府通志》和54卷《江南通志》,为整理、保存地方政治、经济、文化资料做出了重要贡献。
标题:[陇文化]于成龙曾铁腕治贪 从向他行贿的官员开刀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