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文摘:学会公共生活
本篇文章1215字,读完约3分钟
前几天,我正在赶我们的“排队日”。虽然听起来不是滋味,但电视台的采访让我明白了一个多世纪后我们排不上队的原因。
问一个老人为什么要排队,她说:“我们不是要接政府的电话吗?”!问一个中年人为什么要排队,他回答“为了迎接奥运”!问一个年轻人为什么要排队,他说“外国人不排队拍照很难看”!当我最后问一个少年时,她的回答是这样的:“老师说我们今天一定要排队。”
按照梁实秋先生的观点,排队是外来的艺术,我们有一句古老的格言:三个人为大众说话。当然都是绑成一堆的。其实我经常看到30年前的排队。那时候从花生、瓜子、鸡蛋、米粉、大白菜到型煤自行车,一切似乎都在排队。当时,每个人都红着眼睛盯着数量有限的东西,这肯定会使空略微落后,这是一个民生问题,所以没有人敢不排队,否则就会成为公众批评的目标。而且只要队伍长,就有人愿意自动带头,维持秩序,自己做卷号,都老老实实服从管理。虽然有很多人想不到排队,但都是走后门,至少前面看不到。可惜自从素材开始丰富,票的限量供应取消,供大于求的现象开始普遍,但是排队的人越来越少,大家一致认为手拉手的无耻之徒最后胜出。
就在大家还没有学会自觉排队的时候,各种设施也跟着来了。医院和银行,最需要排队的两个地方,开了候车大厅,公共地址存档;大概是钢铁产量充足,就业人口过剩。其他应该排队列的地方也建起了长长的栏杆,一个专门负责管理队列的行业似乎已经成型。虽然避免了喧闹的场面,但却失去了享受公德的机会。
排队是最简单的公共道德之一。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公共行为准则和意识,至今难以建立?
以前我们只把这种东西当做一种文明,也是外来的文明,所以有些人自然不舒服,大部分人都觉得很累,尤其是人不多的时候,总觉得竞争、拥挤、集群,更舒服。
在过去,这样的事情往往被认为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一种公益,一种奉献,为社会和他人做好事。因此,只需要响应号召,学习英语模型,不美观。
其实排队的目的很常见,就是为了自己。
公共生活是每一个私人生活的结合,公共利益体现私人利益。为了保护私人利益,必须尊重公共利益。你今天不排队,抢在别人前面,但是明天或者后天,你可能会被更强的人推在后面。作为今天的行人,你不遵守交通秩序,拦截机动车;明天或后天,当你是司机或乘客时,你可能会抱怨行人。社交生活就是这样,往复循环,别人今天遇到什么,明天也可能撞上;你今天做的事,明天就会被别人做。所以,为了自己,不能不为别人着想。对别人的终极目标还是对自己。利己在于公益,也是对他人利益的补充。
以前我们基本都是熟人社会。我们没有太多的公共生活,无论是在村里还是在办公室。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推迟了本该开始却没有开始的公共生活的适应期。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进入了公共生活的早期阶段,但大多数人仍然没有学会公共生活,从语言到行为。矛盾纠结根源于公共生活的陌生感。所以,学习公共生活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是最重要的。
(摘自《新民晚报》,2007年8月21日)
标题:[陇文化]文摘:学会公共生活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晨曲:那时候我们还年轻
下一篇:[陇文化]文摘:执著的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