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读蝈蝈组诗《春天的搬运工》
起初,郭果以先锋的身份出现。这一点可以从他早期的大型组诗《飞机上的划痕》和一系列关于河西的随笔中看出。当时他的名字是肖骁,而不是郭过。后来先锋郭过改变常态,刻意写乡土诗的时候,我是相当批判的。
写故土是刻意的,而不是下意识的。骨子里,我觉得很难接受这一点,或者说不喜欢。但这并不影响郭过创作优秀的乡土诗歌,其中《乡下的搬运工》是一个群体。2004年,该组诗获得首届“德意杯”人民文学青年诗歌大奖赛三等奖,并在12月的《人民文学》隆重推出,应该算是陇南文化的一件大事。此后,《诗潮》、《长江》、《诗刊》开始大量刊登他的诗。列举这些成就,不是说获奖发表有多重要,而是说明郭过的乡土诗至少在小范围内得到了认可。其实就连我这种刻薄刻薄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以波特为代表的郭过《春》系列乡土诗已经到了一定的高度。
对乡村日常生活的描写是郭过乡土诗的一大特色。以“春天的搬运工”为例:小麦、青菜、蜜蜂、土豆、骑马的年轻人……所有这些东西在空.的乡村部门都很常见这不是猎奇,也不是吓唬世界的借口。在曾经的先锋郭过眼中,乡村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出日落,或者说是一个普通的吃喝睡。这个村庄像千千的一万人村庄一样简单贫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笼罩在宁静的烟雾中。但这个村子不是另一个村子。这个村子只属于诗人郭过。日常生活的田园在诗人心中绽放,平淡,不华丽,不耀眼,却芬芳。诗人试图恢复这个国家的本来面目。他做到了:国家就是国家,她没有别的意思。
如果仅限于此,读这些诗就像喝一杯白开水一样,无味。不难看出,诗人笔下的乡村场景只是一种媒介,一种可以到达某种东西的媒介。那么,诗人想把我们引向什么呢?一个人的心还是国家的灵魂?也许是,也许不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郭过试图从平凡中挖掘诗歌。所以,在诗人眼里,“比汗还不如”的小麦,是有一些人的特征的。它可以和脸上有沟壑的“老人”说话,喝“体内的血”;所以,“青菜放在筐里”,就像种菜的女人“归闺房”;所以,“工蜂”忙着搬运春天,土豆埋在土里,期待着“发芽,再占领地面”,被“生命偷猎”...这些生动的诗句让诗人和读者“为了雨”又变成了农民。也许,在诗人的心目中,小麦是爸爸的另一对儿女,就是从爸爸身上掉下来的肉,从他血管里流出来的血;也许,青菜是淳朴的农村妇女,饱满的身躯,被风吹动,她“慢慢憔悴的思绪”;或许,在搬运工蜂的春天,他们终于回到了我们的生活,而搬运工则放弃了“享受甜蜜的奢华”……从日常生活的表面出发,他们终于到达了乡村灵魂的最深处,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充实。
这是郭国,一人之国,千千千人之国。它活在一个诗人的内心深处,被一代又一代诗人以诗歌的形式传唱。
标题:[陇文化]读蝈蝈组诗《春天的搬运工》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故乡,秋天的美
下一篇:[陇文化]满江红·国庆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