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百花】“通渭现象”观
本篇文章1630字,读完约4分钟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是六盘山地区一个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是扶贫重点县,但也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通渭县有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叫做“通渭现象”。
人们对“通渭现象”产生好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书画在大众的认识中,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中,是一门高雅的艺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支撑。爱好和书画收藏应该是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方,有较多的基础和余力。通渭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欠发达。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些不可思议,不规则,出乎意料。实际上,通渭人骨子里热爱书画,并不是拜金功利。来到通渭后,贾平凹先生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通渭家族》,对“通渭现象”进行了解释。他说:“在通渭,书画更多的是老百姓自己的收藏,他们的喜爱已经成为一种习俗,甚至是一种教育和信仰。”
在我看来,“通渭现象”不仅仅局限于书画,书画应该是“通渭现象”中最明显、最著名的一个。通渭还有很多文化现象,是通渭现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文学。通渭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数众多,层次不同,职业不同,活动不同,地域不同...有几件事让人印象深刻:第一件是一个叫蒲小萍的农村妇女发表了一篇小说《沉默的钥匙》。作者是一名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残疾农民,有一个失聪的儿子。生活的艰辛和艰辛可想而知,但在这样的条件下,她对文学的坚持是令人钦佩和感动的。第二个是一个家庭主妇和农民工自费出版了一本自己的作品,厚达300页,充满了书卷气。完全看不出来是家庭主妇写的。第三件事是一些文艺团体有自己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等平台。有人负责,定期出版,不时举办一些朗诵会、文艺沙龙等活动,充满了文学的艺术浪漫和生活的温馨情调。第四是与新华社的互动。2017年,原新华社副社长何一行来到通渭开展“老”访“老贫”。这期间,通渭诗社成员自发组织创作了数十首嵌名古诗词,令何先生十分感动和赞赏,并专门在《新华诗叶》上发表。童威的文学风气蒸蒸日上,根基宽广,真正的坚守可见一斑。
通渭古属秦,秦腔一直流行。演戏看剧是通渭人在节假日和淡季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八九十年代,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秦腔班社。虽然在市场经济初期经历了一段相对萧条的时期后,大型秦腔班社的数量减少了不少,但各村各社区的小型自乐班一直存在,特别是随着党和国家对文化的进一步重视,近年来在各村各社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小型的秦腔班社,基本都是农村的村社组织的,在县城、原生村、工作关系、与朋友社交、或者爱好等方面组织的。晚饭和闲暇时间后,聚一聚,玩一玩,唱一唱,自娱自乐。其他如京剧、梅州戏、川剧、豫剧等都是用通渭唱的。
通渭小曲和通渭影楼是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通渭小曲是一种品牌风格的民间戏曲,采用通渭方言,歌词简单,故事完整,乡土气息浓厚。纵观民族民间艺术,通渭小曲也是独树一帜,自成一体,蔚为壮观。目前,唱腔有156种,传统剧本293种,民间曲调80种。2011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县文化馆先后编辑出版了《通渭小曲》、《通渭小曲戏曲传统剧本集》、《通渭小曲戏曲新剧本集》等书籍。,对收藏记录、民间流传、文人整理等各种资料进行了分类收集,并进行积极的保护和传承。童威影楼是皮影戏的一种,是童威皮影戏的特殊唱段。它优美、高调、委婉,韵味悠长,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2014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主编了《通渭影楼》、《通渭影楼唱板简评》。剩下的民间小调都是通过口头和心理教学等方式传承下来的。
再比如民间工艺。剪纸、春叶、面膜、脸谱、砖雕、木雕、泥塑、烙画、草画、玻璃画等。品类繁多,种类繁多,师资明确,代表突出,技术独特,百花齐放,成就辉煌。
通渭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文化现象。“通渭现象”其实是一个整体的文化现象,反映了通渭人的精神追求和执着,反映了通渭人内心的纯净和冷漠。或许通渭人的物质生活相对贫乏匮乏,但通渭人的精神生活却一直充实丰富。
标题:[陇文化]【百花】“通渭现象”观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