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重走长征路】扎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革命理想高于天》(油画)沈尧伊(本版图片均为数据图)
扎西会议纪念馆展厅。云南日报李秋明
《叶海报》
8月4日,沿线省级党报联盟走长征路,来到云南省威信县。
云南省威信县位于滇、黔、川三省交界处,素有纪明三省之称,是一个老、少、边、穷的经济欠发达县。一走进县城,马上就能感受到它的落后和闭塞:建在斜坡上的县城道路崎岖不平,道路两旁的建筑和店铺陈旧,看起来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站在狭窄道路两旁的两排灯柱上,红色的五星红旗排成一排,很容易把人拉回当年的辉煌岁月,让人仿佛看到当年红军进军扎西镇的情景,在路上整齐的排队行走。
中央红军集结扎西后11天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决定中央红军渡江加入红四方面军,但因土城战役失败,原计划受阻。2月4日,中央红军渡过赤水后,第一次进入云南,进入乌蒙山之间的维辛扎西地区。在这里进行了11天的革命活动后,于14日离开了威信县。与此同时,2月5日至10日,中共中央在扎西镇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扩大会议,这些会议统称为扎西会议。
扎西会议完成了遵义会议解决不了的重大问题,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党中央以威望作为当时全国革命的总指挥部,恢复了对全国革命斗争的领导;完成了以遵义会议为标志的中国革命伟大历史转折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从此,中国革命逐渐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中央红军进晋期间,纪律严明,尊老爱幼,所到之处,深受人民欢迎。红军初入晋阶时,国民党地方反动势力制造了大量谣言和威胁,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跑出来逃跑,留下几个老人、妇女和儿童在家。红军煮粥送衣服照顾老人小孩。在水天村的花房里,两名红军女军官看到张灯和几个孩子睡在一个没有被子的草窝里,给了她一床自己的被子。在古城田鹏的上河村,一位苗族妇女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生下了一个孩子。路过的红军马上派了卫生员来照顾,给产妇做饭,送被子。在观音村麒麟坳,红军冒着生命危险营救被困火场的孩子何天佑。春节期间,农村农民准备年货,红军从不乱拿。一名士兵在人群的房子里拿了10多个鸡蛋和一桶米。主人不在时,他把银币放在橱柜里。红军住的房子,走的时候总是打扫干净。
不仅中央红军不从群众中拿东西,只要有群众住在群众家里,就不进去住,而是住在院坝或街上。红军在扎西集结的时候,是个下雪天,气候寒冷。许多人要求红军留在房子里,但红军坚决拒绝住在群众的里屋,而是睡在屋檐下,或者借一些竹席搭帐篷住宿。
随着红军宣传活动的普及,群众开始认识到,只有跟随共产党和红军进行革命,穷人才能翻身解放。许多人积极热情地为红军当向导,煮饭,打草鞋,报告敌情,帮助救治和掩护红军伤病员。许多年轻人响应红军的号召,热情地报名参加红军。比如红九军团在大鹤滩举行的一次宣传大会,当场就有包括金少武在内的30多人报名参加红军;来自扎西镇小坝的小法文回到扎西街卖柴火。听了红军的宣传后,他立即背过身去参加红军。许多为红军带路的向导也加入了红军。中央红军威望期,整个扎西地区三千多人参加了红军。时至今日,当地人对红军中流行的歌曲已经耳熟能详:二月来到扎西,部队重组整齐,川南游击队发达,红军扩编三千多人。这也真实地反映了扎西地区穷人积极参加红军的盛况。
近日,甘肃省政府发布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工作规则》明确规定,省政府领导同志到基层调研,市县负责同志不去机场、车站、辖区边界迎接。
标题:[陇文化]【重走长征路】扎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