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严歌苓:我是一个清醒的作家 写作让我更喜欢自己
本篇文章1347字,读完约3分钟
严歌苓(右)在现场。
北京,北京,3月6日(上官云)“扶桑形象很多,很有象征意义。当我第一次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我心里有一种感觉,我们中国人在这里被这样对待。所以那个时候,差不多一天就能写7000字。”6日下午,由严歌苓、高、和共同创作的对话小说《不良历史与美好文学——扶桑与19世纪北美华人移民潮》讲座在京举行。关于创作扶桑的初衷,严歌苓做了以上表述。同时她笑着说,写作可以让她更喜欢自己。“我觉得我不写作的状态不可爱。”。
谈扶桑:由照片创作小说的思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严歌苓是个“高产作家”,扶桑是90年代创作的。那一年这部小说的出版过程可谓“奇特”。当时严歌苓一个人来美国努力读艺术硕士,小说《扶桑》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
当时严歌苓在异国他乡,所有的剧痛都投射在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扶桑身上,扶桑是一个半世纪前北美的第一代中国移民,同时,她讲述了自己所认识和理解的东方伦理的全部故事。扶桑是一个被卖到美国西海岸当妓女的中国女人。小说以她为主角,采用三人复合叙事模式来描述相关事件和社会氛围。
“那天,我和丈夫约好一起吃午饭。我早早到了,去了‘中国移民史展览馆’。我看到的第一张照片是一个女人:她穿着奢华,态度优雅。很多人回头看她,她的眼神是狐疑的,是有经验的。”严歌苓回忆起《扶桑》的出处,“我想,这个女人有故事吗?后来看到下面一行,说她是旧金山淘金热时期最有名的妓女。
这张照片感动了严歌苓。她开始收集有关旧金山历史的书籍,但是读了两三年,她还是找不出那个妓女是谁。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她也对旧金山的形成历史有了相当的了解。“我决定用下面的话来写扶桑:当年在旧金山,大约有3000个中国女孩陆续被卖到这里。”。
"其实整部小说中有很多意象,甚至超越了小说的层面."严歌苓笑着说道。
谈写作:我是一个清醒的作家。写作让我更喜欢自己
谈到扶桑,高是个“超级读书人”。他说他在节目里两次提到这部小说。“这发生在一个狂野的历史背景下。主角扶桑不是一个靠门开普通意义上的玩笑的妓女。她有能力平静地面对苦难。如果这部作品能拍成电影,那就太震撼了。”
“我之前出钱买了扶桑的音乐改编权,历史上第一次。”高笑着举了个例子,证明他对扶桑的特别尊重。“小说充满了‘符号’,让我看了之后思考了很久。”。
严歌苓说,与高等读者不同,她一般不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回避自我意识。“我也注意到扶桑很难拍成电影。这个剧本我改编过很多次,感觉不能完全把感觉放在小说里。”。
“有时候,越写越自卑。我觉得我是一个很清醒的作家,我还能清晰的看待自己的职业和地位。”提到创作对自己的意义,严歌苓一本正经地说自己不是一个很自信的人。“然后我对自己说,我今天工作了四个小时,应该有喜欢自己的理由,这也是我坚持每天写作,喜欢写作的原因。”。
同时严歌苓说,她写的每一部小说都有一个自我怀疑的阶段。比如她写某个场景的时候,会想“我想做什么”“我为什么要这样写”等等。“我写作是为了让自己更喜欢自己,感觉自己不写作的状态不可爱,没有凝聚力。”。
从3月2日召开的省医疗器械监管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5年,全省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在重点领域、重点品种、重点环节加强监督检查、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着力构建医疗器械风险防控体系,取得良好成效。
标题:[陇文化]严歌苓:我是一个清醒的作家 写作让我更喜欢自己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