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海昏侯墓现象:考古发现走出象牙塔,雅文化接地气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马健)“考古不能只停留在‘象牙塔’里,还要把结果告诉人民,让人民知道文物背后的故事。”侯海印墓考古负责人杨军走出“象牙塔”,对与公众的互动感到满意。公众对考古领域的热情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
3月2日起,“七彩黑曜石——南昌汉代亥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江西南昌汉代亥昏侯墓出土的441件珍贵文物与公众见面。经过长时间的考古调查,杨军和他的同事们终于让沉睡了2000多年的汉墓重见天日。
据介绍,墓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集地,被评为2015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就出土文物数量而言,甚至超过了长沙马王堆汉墓。
北京市民显然不会错过这样一个与历史文物面对面的机会。继去年底为了看清明上河图的真面目而排队半天的“疯狂”场面之后,首都博物馆这几天人气异常火爆。首都博物馆为了保护文物,维护馆内秩序,采用预约参观的方法。在官方网站首都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下周的预订已经预订满了。
为什么一座沉寂了两千多年的古墓会引起公众的关注?据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介绍,“海昏侯墓”展览的火爆可谓“海昏侯墓现象”。
高说,墓是专业考古的重大发现,是考古向文化交流转化的成功案例,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另外,也是一种社会现象。通过大众传媒、自媒体等传播手段,考古发现走出了“象牙塔”,使高雅文化更加落地生根。“这说明考古学家在发现成果的社会转化中有主动意识,有及时与全民分享研究成果的社会文化责任感。也说明全社会对重大考古发现越来越重视。”
海岳侯陵园位于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关西村东南约1000米的窑墩山上。2011年,当地村民及时报告了盗墓事件,避免了对墓地的进一步破坏,保持了海岳侯主墓的完整。直到2015年11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公布了南昌西汉海岳侯墓的考古成果。
"侯海印墓的发掘和保护是一个发现、研究、保护和利用同步进行的过程."高指出,这是一个创新和行业内的典型案例。近年来,公众对考古学的关注逐渐升温,反映出公众文化素养的提高,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高建议借鉴政府发言人制度,建立考古发言人制度。“从确保学科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以及与公众分享文化成就的角度来看,这是必要的。”
从3月2日召开的省医疗器械监管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5年,全省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在重点领域、重点品种、重点环节加强监督检查、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着力构建医疗器械风险防控体系,取得良好成效。
标题:[陇文化]海昏侯墓现象:考古发现走出象牙塔,雅文化接地气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