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俄罗斯告别汉学泰斗季塔连科 精通中国哲学思想
本篇文章1810字,读完约5分钟
国际在线报道(孙娟):3月1日,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东方学家米哈伊尔·蒂塔兰科的告别仪式在科学院吊唁大厅举行。蒂塔伦科于2月25日在莫斯科因病去世,享年82岁。他一生致力于俄罗斯的汉学事业,撰写了大量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汉学专著。同时,作为俄中友好协会主席,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民间外交家,以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吸引着俄罗斯各界人士,为增进俄中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巩固两国友好关系的社会基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的去世被视为中俄两国的共同损失。对于他的一生,俄罗斯和中国的政治和学术界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吉塔伦科院士是俄罗斯“向东看”理论的主要倡导者,多次积极介绍中国现代化的成功经验。有人说他是目前俄罗斯最了解中国的人。他自己曾经说过,“只有俄罗斯和中国永远是好朋友、好邻居、好伙伴,永远站在一起,我们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得知蒂塔伦科去世的消息后,向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发去吊唁信,向俄罗斯表示诚挚慰问,并高度评价蒂塔伦科为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所做的贡献。人虽已逝去,但精神永存。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公使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蒂塔伦科是中俄友谊的使者,也是一位杰出的民间外交家。苏方堃说:“蒂塔兰科多次强调,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发展同中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是他的坚定主张和信念。他在不同场合积极推动中俄友好。正是他的热情,导致了一大批俄中学者积极参与促进两国友好合作的事业。”
蒂塔伦科是俄罗斯汉学大师,精通中国哲学和文化,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1985年起任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在该所工作近30年,撰写了大量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汉学专著。他主编的《中国哲学大典》和《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代表了当代俄罗斯汉学研究的最高水平。2015年因健康原因离职,但仍以无私的精神在一线担任远东研究所学术主任。在告别仪式上,俄罗斯副外长莫库尔·洛夫宣读了拉夫罗夫外长的吊唁信。信中高度评价了蒂塔伦科的学术成就,以及他在巩固和发展中俄民间友好交流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莫尔古洛夫说:“我对俄罗斯杰出的学者和汉学家、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蒂塔伦科院士表示深切哀悼。在他的领导下,远东研究所成为俄罗斯汉学领域的标杆。他率先编撰了《中国精神文化大典》这部巨著,以及许多有关中国哲学、历史和现代生活的文献,具有很高的价值。他本人多次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并被授予俄罗斯联邦国家奖。”
蒂塔伦科一生致力于发展中俄学术交流和民间友谊。作为一名杰出的学者、社会活动家和公共外交家,他的经历也是中俄关系的缩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李勇权表示,蒂塔伦科的去世无疑是中俄学术界的共同损失。李勇权说:“作为学者,吉塔林克院士的著作是平等的;作为国学领军人物,为俄罗斯国学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学术生涯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友谊,并在过去20年中达到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顶峰。他一生致力于汉学研究,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会想念蒂塔伦科先生的。”
在俄罗斯科学院吊唁大厅,吉塔伦科院士安详地躺在棺材里。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疾病让这个曾经强壮的老人瘦了很多。即使病重,他依然以顽强的毅力和对事业的热爱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月25日是蒂塔伦科最后一次主持俄中友好协会的活动。回忆当时的情景,友协第一副主席加利纳·库里科娃动情地说,当时自己已经很虚弱了,但还是表示希望自己能主持。他艰难地站起来,仿佛想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做最后的告别,让大家都能听到他最后的话语。加利纳·库里科娃说:“他呼吁在座的各位嘉宾为促进中俄民间友谊做出积极贡献。他说,如果你认为你是一个爱国者,你爱你的祖国俄罗斯,你应该知道,只有保持与中国的友谊,俄罗斯才能达到应有的发展高峰。他说,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词。这是我的誓言,也是我的意志。”
蒂塔伦科的办公桌上,台历总是固定在2016年1月27日,这是他在远东工作的最后一天。蒂塔伦科曾表示,希望俄中友好协会主席一职能陪伴他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就在他去世的前两天,他在电话里对第一副总裁Kurikova女士说:“请好好照顾我们协会。这是我们为此付出巨大努力的原因。希望在2017年俄中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之际,能成为俄罗斯开展民间外交的真正典范。”
根据《兰州市公共场所控烟条例》,从今年1月1日起,兰州市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四类限制吸烟场所应取消吸烟室(吸烟区)。
标题:[陇文化]俄罗斯告别汉学泰斗季塔连科 精通中国哲学思想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