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文化战争究竟是怎么诞生的?其概念始于亨廷顿
本篇文章5064字,读完约13分钟
文化战争的概念始于亨廷顿,他于1992年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一文。据说这是四年来杂志上争议最大的一篇文章。1996年,亨廷顿出版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指出未来国际冲突的主要来源将不再是意识形态或经济,而是文化。
亨廷顿暗示,只要文化不同,双方未来就可能成为敌人。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发制人地使用武力,或者用自己的文化完全压倒和同化对方。
由于文化的不确定性,亨廷顿理论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四面树敌的困境,因此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日益下降。虽然“文化战”的概念比较模糊,提到的人越来越少,但却导致了“软实力”、“巧实力”等概念更加清晰,仍然导致了“文明冲突”。
龚自珍曾在《论古代史》中说:“欲灭国,必先灭国史。”还包括警惕文化战争。
然而,文化战争是如何诞生的?具体怎么操作?怎么处理?能解释这一切的人不多。
自2013年以来,商务印书馆不断推出“国际文化地图研究图书馆”。目前已出版《主流》《论美国文化》《好莱坞:电影与意识形态》《主流》《好莱坞的中情局》《皇权档案》《伪知识分子》《作为武器的书》《莫斯科的黄金时代》
河北省
文化战争的概念始于亨廷顿,他于1992年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一文。据说这篇文章在过去的四年里引起了最大的争议。
美国是如何从法国窃取并成为文化强国的?
50年前,在欧洲人眼里,美国只是个没文化的暴发户,但50年后,美国成了世界的艺术中心。值得注意的是,全世界的精英文化都在衰落,传统的博物馆、歌剧院、美术馆不可持续,只能靠政府补贴维持,而在美国,却欣欣向荣。那么,美国文化和技术的秘密是什么?
事实上,美国的“文化和技术”不是原创的,而是从法国偷来的。
二战结束后,斯大林利用苏联科学院周年纪念日,邀请世界各地著名学者出席大会,并连续三天举行多次顶级艺术表演,突出苏联是“科学家和艺术家的祖国”。这一举动震惊了美国,美国总统公开承认,与苏联相比,美国算不上强国。
为了弥补差距,美国把目光投向了世界文化强国法国,决定从当时的法国文化部长马尔罗开出突破口。
著名小说家马尔罗当时正在为法国制定全球文化战略。美国人邀请他去美国访问,给了他“整个红地毯”的超标准待遇。第一夫人杰奎琳每天都亲自上阵,数百名各行各业的名人轮流陪伴。马尔罗非常感动,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马尔罗刚离开美国,美国人就推出了自己的全球文化战略。
马尔罗的策略主要包括三点:一是针对每个具体的目标国家采取不同的方法,营造体现法国价值观的文化环境;其次,在其文化精英中培养亲法心理结构;第三,让文化成为冷战的工具,比如用个人主义意识形态来对抗民族主义。
这三点都被美国吸收了。
美国人不仅模仿,而且创造。法国政府每年花巨资补贴文化部门,而美国政府采取非常隐蔽的措施。《论美国文化》一书的作者玛特尔发现,美国基金会资助了世界各地的许多画廊,但这些画廊并不盈利,那么为什么要投资呢?这里面包含着很深的意图。从表面上看,这些基金会是非政府组织,但它们与白宫和中情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主席亲自任命的,当选的绝大多数都有中情局背景。
美国中央政府表面上对文化补贴不多,但可以把美国各部门补贴文化的成本加起来,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国家。除了显性补贴外,还有隐性补贴,即鼓励社会捐赠,捐赠者可以获得减税,这实际上是将税收转化为文化补贴。
投资是巨大的,所以美国控制着全球文化的游戏规则。
文化战有什么用?
因为美国主导着游戏规则,所以美国不仅有能力从内部瓦解对手,还能获得巨额利润。
以绘画为例,欧洲有着深厚的艺术传统,形成了严格的标准和体系。一个人至少需要15年的基本功训练,在名家指导下才能成功。美国人根本玩不好,但是画廊是美国资本运营的。于是,美国人又有了一套,推出了所谓的“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家不需要艺术功底和基本功训练,无法挤进优雅。然而,美国人控制着媒体、画廊和市场。他们不断排挤传统艺术,培养欧洲所谓的现代艺术大师,吸引年轻人加入...于是,随着现代艺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美国成为了艺术大国,现代艺术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现在欧洲艺术院校几乎都取消了基本功训练。
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世界各地遭遇反美主义,但美国可以坐下来客观研究,不仅是友好的声音,也有不友好的声音,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
比如70年代法国电影一度辉煌,当时法国导演对美国电影嗤之以鼻,但十年后法国人惊呼法国电影市场被好莱坞占领。法国人总结教训,发现好莱坞电影善于传达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虽然没有什么深刻的内涵。电影里的美国人都是又美又帅,穿着时尚,随意标榜自己的个性,符合普通人的梦想。
其实当时的美国生活并没有那么完美,但是美国非常重视国家形象的塑造。外国电影里,一定不能有损害美国形象的内容。光看这些图片是无法了解美国黑暗的一面的。
对于文化战,美国人觉得委屈:市场是开放的,他们有竞争能力,但是谁让你竞争呢?但是,问题是美国经济极其强大。况且它在文化战中调动了各方资源,其他国家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文化战争很复杂,远不是阴谋、阴谋等简单概念概括出来的。它全方位控制你,完全抓住你的眼、耳、舌、身,让你失去独立判断能力。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穿上的、想到的,都是美国的文化符号,所以我们自然会对任何批评和怀疑美国文化的声音感到厌烦。
苏联为什么会在文化冷战中失利?
美国在冷战中获胜,主要靠的是文化战,但苏联对文化的控制更严格,为什么反而输了?这是因为苏联从来没有掌握过文化战争的规律,把“疏”换成了“堵”。随着空的缩小,精品越来越少,最终给了对手压倒性的优势。
《莫斯科的黄金时代》分析了苏联建立的媒体帝国是如何在文化冷战中迷失的。以电影和电视为例,苏联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等级”。文化管理者将文化分为“严肃文化”和“大众文化”两部分。他们认为艺术家的天职是用艺术“教育人民”,并把卖得好不好作为一个可选因素。所以制作人并没有关注大众的需求,只是为了获奖而创作。结果,他们制作了大量内容相似、缺乏市场的电影。而“严肃文化”生产过剩,“大众文化”严重匮乏。管理者认为“流行文化”是暂时的,这个市场会随着社会进步而被淘汰,没必要当真。
为了弥补空的经济损失,苏联不得不进口大量美国“大片”。二战期间,苏联军队从被占领国免费获得了一些“战利品”电影,多为商业片,发现它们有惊人的票房价值,后来就产生了依赖性。毕竟他们每年可以盈利40亿卢布左右,从而创造了一个奇怪的格局:舞台天天批判西方文化,台下普通观众却天天看西方大片。
不承认大众文化的地位,又担心西方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苏联不得不到处停止泄密、电台干扰、禁书禁刊、砍掉电影镜头等。,甚至一度连长的发型、牛仔裤、摇滚乐等。被严格禁止,这自然会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
毕竟,以电视、广播、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通信技术是分布式的,无法从上到下完全屏蔽负面信息。很明显每个人都可以接触到,但不能说是洪水猛兽,只能助长说谎和冷嘲热讽的社会风气。
虽然苏联也制作了《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等畅销电影,甚至在西方获奖,但落后的体制限制了更多优秀作品的诞生,《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等因艺术性不足在苏联受到冷遇,创作者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
苏联导演是为了“不出错”而创作的,各级管理部门都躲在“不出错”的背后。他们只有防御和涵养,没有进攻和人格解放,最终决定了美苏文化战争的结局,为我们正确认识文化战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图书大战: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书目
二战后实施图书“解毒”计划的美国出版界和政府中的关键人物都把图书视为“所有宣传工具中最持久的工具”,因为图书是战争期间和战后宣传“意识形态战争”的有效武器。有了这种思维,书籍就被赋予了更大的责任和更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英国人也在忙于同样的工作,但他们发现在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下的最高司令部心理战部与美国协调起来并不容易。
为此,美国战争图书委员会和战争情报局密切合作。美国战时图书馆委员会挑选的书籍,看重自由民主的价值,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选择不同的书目。但与苏联、德国等极权国家的宣传部门不同,他们不以谎言和欺骗迷惑大众。比如,在为德国平民选择书目时,一位重要的军事人物反对汉密尔顿·巴森的《主流》,认为“大量内容为戈培尔等人提供了可以利用美国的文件”,书中包含“太多强调美国是看钱的共同体的内容”。在纽约,战争书委员会的克尔成功反驳了这一观点,认为《主流》和《生活在美国》驳斥了戈培尔对美国特色的批评。
对于中国,美国战争信息局制作了各种便宜的版本,比美国的平装书便宜60%。计划以中文出版的前三本书是戈登·希格雷夫的《缅甸医生》、詹姆斯·希尔顿的《瓦瑟医生的故事》和斯蒂芬·文森特·贝尼特的《美国人》。
对于德国战俘,美国人希望用书做“思想工作”。但是,这不是强行灌输。比如“新世界书架系列”,共22种24卷的德国书籍,在美国战俘营的餐厅里以每本25美分的价格出售,每本书印刷1万册。这些书目包括斯蒂芬·文森特·贝尼特的《美洲》,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约翰·斯科特的《乌拉尔山之外》,以及被纳粹禁止的德国作家的作品,如托马斯·曼的《魔法山》(一、二),卡尔·楚克迈尔的《柯佩尼卡上尉》,优塞福·罗特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的《西线清静》等等。
1943年,美国出版商协会派出版商代表威廉·斯隆去考察当时的中国市场。从1933年到1936年,中国每年出版大约4000到9000种书籍。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一直到1941年,每年出版图书3000种。威廉·斯隆发现美国书籍在中国非常罕见,他在中国看到了一些希望:中国主要城市的书店挤满了顾客。斯隆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强大力量和对写作的神圣信仰。回国后,他对美国电台听众说,中国“文学传统太深太长,不能被炸弹摧毁”。
威廉·斯隆在他的调查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只有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有能力在战后管理整个中国出版业,并与世界出版社进行国际合作。
禁书: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意识到书可以作为武器的人,不仅仅包括先知先觉的美国人。斯大林极权体制下的苏联官员也看到了这种武器的威力。为此,帕斯捷尔纳克最看重的作品《日瓦戈医生》完成后,无法在苏联出版,只好把手稿委托人带到国外,先出版外文版。但是,美国人毕竟是把书当武器的创始人。《当书籍成为武器》(北京大学出版社)披露,1958年,美国中央情报局赞助出版俄文版的《日瓦戈医生》,并不断试图将俄文版的《日瓦戈医生》寄给苏联读者。1960年5月30日,71岁的帕斯捷尔纳克因病去世。这本书的法律俄语版本直到1989年才出版。
苏联人排队买《文艺报》,仔细阅读关于日瓦戈医生罪恶的详细评论。说明在一个极权社会里,越多的书被政府批评取缔,越多的读者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民主德国的秘密读者:禁书的审查与传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揭示,在图书审查制度严格的东德,读者以自己的方式获取和阅读自己感兴趣和喜爱的文学作品,包括专家、教授、普通人,甚至审查员和海关官员,他们都是民主德国的秘密读者。可见,无论极权统治多么严酷,统治者都把书籍视为危险的武器,迅速取缔是不可能的任务。
为什么1月28日事变后日军轰炸商务印书馆?
图书大战内幕
-张虹
书和武器好像很不一样。但是在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时代,融合为一体的可能性非常大。“一·二八”事变后的第二天,日本人轰炸了当时远东最大的出版社——商务印书馆。这毁了商务印书馆和五楼东方图书馆的几十万册珍本。日军的这一举动绝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随便针对的。《书如武器》这本书也许能恰当地解释日军的动机。
1944年6月6日,就在美国领导的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几周后,一批奇怪的货物——书籍、增援部队、武器、弹药、食物和药品的箱子——到达了诺曼底海岸。这些书被运送到法国各地的书店和报纸零售店。由于时机恰当,这些书很快就以1 空.的价格售出之后,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书籍(包括翻译的和英文的)将陆续抵达,最终被送往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
《作为武器的书》透露,这是美国图书出版商和美国政府之间的一次重要合作,他们将精心挑选旨在突出美国历史和价值观的书籍,分发给从轴心国军事镇压中解放出来的人民。美国政府希望用书籍帮助深受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宣传机器影响的人们心灵“解毒”,赢得友谊;美国图书出版商试图在战前一直由英法德控制的国际图书市场寻求新的利润。
标题:[陇文化]文化战争究竟是怎么诞生的?其概念始于亨廷顿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