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经济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甘肃省12个市以及2个自治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 是世界了解甘肃的最好窗口。

主页 > 新闻中心 > [陇文化]盗墓史专家:曾有盗墓贼改邪归正成了考古工作者

[陇文化]盗墓史专家:曾有盗墓贼改邪归正成了考古工作者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作者:濯昊更新时间:2020-12-19 20:44:02 阅读:

本篇文章5742字,读完约14分钟

西部一处国家级汉墓保护遗址随处可见。倪摄

盗墓已经成为目前的热门话题。根据小说《鬼吹灯》改编的电影《寻龙诀》创下了年度票房纪录。此外,现实中,清东陵金飞园卧房被盗事件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盗墓史专家倪说,历史上著名的电影《寻龙》队长就有这个称号,这个称号是盗墓者眼中这个隐秘行业的始祖曹操给的。盗墓几千年来从未消失过。倪刘放是从清东陵被盗开始的。百年来,清东陵多次被盗,盗墓者的装备和技术可以说是与时俱进。北京流行的盗墓行话叫“炸墓”,意思是他们长期不使用传统的铁锹,而是使用地下定向爆破、遥控爆破、扩大爆破等多种先进的军事手段。而且现代盗墓已经出现了团伙化、集团化、一站式生产、购销的趋势,破坏性更大。这位另类学者,先后出版过《盗墓史记》、《中国人盗墓史》、《民国盗墓史》等专著,对中国盗墓史的古今源流、流派传承、工具技术等方面都有令人大开眼界的经验。

[陇文化]盗墓史专家:曾有盗墓贼改邪归正成了考古工作者

多年来,倪一直在研究中国盗墓的历史,寻找古籍和笔记,走访全国各地的古墓,寻找盗墓者的后代,与盗墓者进行网上磁性交流。他的故事是盗墓史研究背后的另一种传说。

盗墓专家倪

一个

疯狂盗墓在民国是史无前例的

听倪刘放的聊天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很快,是个很精彩的故事。既有别人引用的史料,也有惊心动魄的悬疑。可以持续几个小时,很容易让听者一头雾水。

他自称是学者,但实际上,他多年的事业现在是为媒体工作。因此,他的研究除了案头工作之外,还包括更多的访谈、调查和实地探索。因为深入调查一些古墓,倪刘放在路上遇到了很多朋友(盗墓贼)。从这些人的口中,他学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俚语,盗墓的秘密和内幕。

最近在网上和山西的一个盗墓贼聊天。我问他冬天你休息吗?他说他们只是在冬天天寒地冻的时候干活,因为土是冻的,打洞不容易塌,而且天冷,人少不容易被发现。河南有些盗墓贼甚至请他帮忙鉴定宝物。当然,他拒绝了,这件事一定不能牵扯进来。

说到他为什么对盗墓历史感兴趣,倪刘放说这是一个童年的品牌。我在苏北农村长大,那是60年代。全国都在大寨学农业,平整农田土地。村民们经常在犁地时挖出棺材,棺材板随处可见。村里甚至有木匠用棺材板做家具,涂上红漆卖给人家当嫁妆。当时觉得很恐怖,没想到会引起我对古墓的兴趣。后来翻看古籍,发现中国盗墓历史悠久,有正史、野史,也有笔记、小说,盗墓的零星记载很多。

[陇文化]盗墓史专家:曾有盗墓贼改邪归正成了考古工作者

说到盗墓的民间俚语,倪刘放是一本完整的书。盗墓小说中最常见的一个词是倒斗,意思是翻棺材,也是盗墓的别称。根据倪刘放的研究,这只是北京和东北地区流行的俚语,而在南方却没有这样的说法。河南、苏北等红薯产区的盗墓者习惯说自己在挖红薯,刨土豆。在苏北等地区,叫做下田种地。这些地区的盗墓贼预约的时候也喜欢说去湖边。如果盗墓结束,就叫收工。南方的盗墓者也习惯叫盗墓转肉粽子,指的是尸体,因为进墓的时候是裹着绑着的,类似粽子。另外还有很多名字,比如翻咸鱼、养精蓄锐、挖祖卡、挖蘑菇、翻膛、扫仓等。

[陇文化]盗墓史专家:曾有盗墓贼改邪归正成了考古工作者

北京炸坟的流行说法是从军阀盗墓开始的。民国时期,军阀在盗墓时率先使用爆破方法。炸开一个大坑,棺材和陪葬品瞬间暴露。此外,挖壕、操练等军事术语也是军阀、盗墓贼说的黑话。孙殿英挖走清东陵的时候叫演习。

倪写过两部《中华民国盗墓史》,分秘卷和内幕卷,内容极其丰富。为什么他只说民国?他感慨地说:民国盗墓是中国整个盗墓史的缩影,混乱之下的疯狂是前所未有的。不仅有职业盗墓贼,还有军阀、探险家、传教士、民工等等。职业盗墓行为奇特,神通广大,奇招迭出;非专业盗墓盲目跟风,乱挖,各种方法并用。

仅洛阳一地,民国时期盗掘古墓葬约5万座,盗掘文物50余万件。这一时期,中国在海外损失了1000多万件文物,其中大部分是从墓葬中出土的,这些珍贵的文物现在很难追回。说到这,倪刘放更是痛心疾首。

根据倪的调查,盗墓圈的产业链在当时已经形成。偷来的赃物会安排给懂得卖的人。这种卖赃物的特殊责任叫跑经纪人;跑步经纪人提供赃物,称之为车牌;要报价,叫盘;如果对方降低价格,那就叫切盘。民国时期,北平的盗墓贼把盗墓得来的东西叫做出土货,有些古玩店听到人这么说就心领神会,知道是从坟墓里来的。

盗墓贼用洛阳铲运出的土方,根据倪的这张照片辨别地下情况

2

曹操曾经是最专业的盗墓者

最近电影《寻龙诀》让很多人知道了大名鼎鼎的队长莫金。据说这是历史上真正的官职,后来成了盗墓贼的别称。这种说法有什么历史依据吗?

倪刘放早在几年前就对此事做过考证。“莫金队长”一词在史料中确实可以找到。《三国志》所引魏《春秋》记载如下:他亲自带领官吏发掘,打碎棺椁和裸尸。到现在神圣王朝都落泪了,士人都伤心了。又署发高中郎将,摸金校尉,吃了一惊,无骨架。曹操为了提高军饷,选择了一条获取财富的捷径,在军中设立了盗墓办公室。他还任命法丘中郎将和莫津上尉,负责盗墓和挖宝。

[陇文化]盗墓史专家:曾有盗墓贼改邪归正成了考古工作者

因此,倪刘放称曹操为中国盗墓史上最专业的盗墓狂人。曹操盗墓是保密的。外人是怎么知道的?原来是另三国牛人袁绍,安排建安七子之一、大才子陈林为袁绍豫州起草文字,曹操摇旗呐喊。所以,战役中所谓的法丘中郎将、莫津队长,是中国盗墓贼史上最早记载的盗墓贼名字。

从一些盗墓贼的口中,倪刘放也了解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因曹操专业水平高,被奉为盗墓业即业神的始祖,受到崇拜。曹操盗墓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很多铁杆粉丝。南宋皇帝刘就是其中之一。他还在小朝廷中设置了法丘上尉和莫津队长的职位;伪齐皇帝刘玉以曹操为榜样,在朝廷里设置了一个淘沙官来盗墓。

另一个盗墓贼崇拜的祖先就更让人意想不到了,就是秦始皇嬴政,因为他的反盗墓手段太强大而获得了这个荣誉。秦陵的反盗墓方法很多,包括伏弩枪击、活坑杀、墓毒、沙埋等。这么多手段,盗墓贼真的很气馁,然后害怕。所以盗墓贼把秦始皇奉为神明,给他烧香,希望他能做好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让自己在危险的盗墓活动中遇到这么重的坟墓,以免被杀。

[陇文化]盗墓史专家:曾有盗墓贼改邪归正成了考古工作者

在盗墓小说和电影中,还有一个著名的道具,黑驴蹄,被称为神物,可以制服僵尸。倪刘放在调查中没有发现任何黑驴蹄子的盗墓贼。不过这个说法不是废话,应该和民俗有关。据说人张骑着一头黑驴,黑驴是神驴,行为怪异。他喜欢向后走而不迷路。你想想,这样的驴如果走进坟墓,看起来头朝外,在坟墓里是永远出不来的。这不正是盗墓贼想要的吗?

除了感动一个队长,其实民间还有很多关于盗墓贼的说法。倪刘放收集了十多种隐名。民国时,他们在北京被称为土鼠,在湖南被称为土主。

土富子在盗墓贼中很有名气,逐渐形成了长沙帮。于是,盗墓之风盛行于长沙,长沙与河南洛阳一样,成为民国时期盗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倪将长沙港归功于技术控制,本土高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有靠风水看空气和找洞的能力,有比狗鼻子更灵敏的嗅觉,有比特工更巧妙的探查技巧,有快速识别墓位、年代和宝藏的能力。所以有人用中医的诊疗方法,直观的对比图符子的盗墓功夫。清末重臣曾国藩的墓被一位叫廖的师傅偷走了。偷来的洞正好在棺材前面,非常准。

[陇文化]盗墓史专家:曾有盗墓贼改邪归正成了考古工作者

根据倪刘放的考证,民国盗墓贼可分为辽沈帮、热河帮、昌平帮、罗欢帮、雁北帮、关中帮、长沙帮等十个圈子,并可分为两大派别。两派基本以长江为分界线,北方派擅长实力。比如盗洞打在哪里,挖成什么形状,很奇怪;南派擅长技巧,传承经验和时代,手段超群。

倪制作洛阳铲照片

一些盗墓贼改变了他们的恶灵,成为了考古学家

多年来,倪作为一个男人,在出差到外地采访时,养成了公私兼顾的习惯,工作结束后,还会顺带去附近的墓葬考察,实地考察盗墓情况。就这样,我去过中国大部分地区,见过无数古墓,但只有新疆、西藏、宁夏三省没有去过。

说起四川乐山的实地考察,倪刘放仍心有余悸。那是一个雨天,他拎着包和相机去视察乐山地区著名的崖墓,就是建在悬崖上的古墓群,山上古人挖的洞穴,作为埋葬死者的天然棺材。这些崖墓都被盗墓贼光顾过,原来独立的洞穴被他们挖的盗洞打开了,形成了一个有小洞有小洞的大洞。

当时不知道怎么这么大胆。我用手电筒爬进洞里。偷来的洞很黑很窄,我只好爬过去。我往前爬了100多米,越爬越害怕,因为里面的洞和洞相连,像个迷宫。感觉要迷路了,不敢再爬了,慢慢退出。后来当地人告诉我,我很幸运,因为崖墓很风化,随时可能坍塌,特别是下雨的时候,如果我一个人埋了,没人会知道。

在另一次调查中,倪刘放意外地在路上遇到了人。当时他在一家餐厅吃饭,老板给他看了几张竹简,他一看就知道是真的。老板说是附近汉墓出土的,说第二天可以带他去看。

倪在视察古墓时发现,老板非常内行,他清楚地知道哪里有盗洞。在回来的路上,他发现了一个新的被偷的洞,里面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发光。老板找了一把铲子,熟练地挖了起来,竟然挖出了一口汉朝的棺材。原来闪闪发光的那块是碎瓷片。棺材里有一个头骨。倪刘放手里拿着它,仔细观察着。老板在旁边冲口而出:是女的。这句话道出了底,他一定是在这一行工作,普通人很难分辨出人骨的性别,但对于盗墓贼来说,这是基本常识。

[陇文化]盗墓史专家:曾有盗墓贼改邪归正成了考古工作者

果然,老板后来向倪承认,他是做古刨生意的。他手下有几个兄弟。如果计划的东西有价值,它们就会被送到北京出售。他们和潘家园那边的老板有固定的关系。

当时,倪刘放想把头骨带回家仔细研究,但考虑到家人的感受,他最终放弃了。然而,当他参观秦宫墓时,他忍不住带回家一个棺材板,现在就在家里的阳台上。我一直不敢和老婆说话,怕她不舒服。我当时只对做棺材用的木头感兴趣,想研究一下。

后来倪刘放接触了更多的盗墓贼及其后代,发现他们的手艺是代代相传的。经过一些盗墓贼的改造,这种手艺可以为社会服务。

比如以图富子为代表的长沙盗墓贼就相当有能力,考古界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考古发掘经验。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时,放置随葬品的四个箱子太深,够不着,人也下不去。民国时期,我在图富子当勘探工的时候,腰上绑了一根绳子,被人拉着,我把头侧着把手伸进去,把里面的随葬品一件一件拿出来。探险家们在搬运名为辛追的汉代女尸时,展现了屠呦呦的智慧。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几个人拉着手,拉着脚把尸体拖出来,很容易把尸体打碎。在探险者的建议下,他们终于用五块夹板斜插了进去,把内棺侧着抬了起来,小心翼翼地移走了女尸。

[陇文化]盗墓史专家:曾有盗墓贼改邪归正成了考古工作者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中西部地区启动了大量工业基础设施项目,考古工作量很大,但专业人员短缺。民国时期许多盗墓贼在此期间陆续进入全国各地的文化和博物馆系统,成为考古学家。他们的技术和工具为考古学提供了很多帮助。

洛阳的盗墓业曾经很繁荣,但是现在盗墓者的很多后代都从事了新的工作,出去做职业探险家。在国内,洛阳勘探工作者知名度高,受业务单位欢迎,常年忙碌。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建设前的地下探险,是由马坡村的洛阳探险家完成的。

影视热或者引发新的灾难

自古以来,关于盗墓贼的各种传说都有留下,他们使用的工具也广为流传。为了这些工具,倪刘放多次造访诞生地,揭开了它们神秘的面纱。

清朝末年,洛阳有南蛮盗宝的传说。南蛮子盗墓很有灵性。在洛阳邙山盗墓时,使用秘密武器分土。插入土层后,如果下面有宝物,宝物会自动出现。从用法上看,倪怀疑南蛮子手里这把神奇的分土剑就是钱,盗墓用的钱比较长,便于深入更深的土层,也叫探杆。其实钱本身并不神奇,盗墓贼是靠它来找宝藏的。

民国时期,河南安阳的盗墓贼善于为寻宝找墓。丁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继母,是1939年3月由一个叫吴希曾的人发现的。当时探杆钻入地下十几米深,手一抖,感觉遇到了硬物。当我用力举起探针杆时,我发现坚硬的铁探针弯曲了。吴希曾立刻意识到他可能会遇到青铜器等宝物,但他当然不可能知道他发现的是迄今为止最大的青铜器和国宝。

更神奇的是,一些路很深的盗墓贼甚至能闻到钻在他们眼皮底下的味道,只能吮吸。通过培养不同的土气品味,他们可以判断地下有什么宝藏,甚至可以判断古墓的年代。这些人在圈子里叫文嘉。土壤被金、银、铜、铁腐蚀后,气味就不一样了;而且每个时代使用的墓葬器物的材质质感、防腐防水功能都是不同的,周围土壤受影响后形成的气味也发生了变化。

盗墓者发明的最著名的工具是洛阳铲,它是民国时期洛阳邙山盗墓者手中的第一件利器,至今仍在考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洛阳铲有什么魔力?总之,完全可以轻松取出地下的土样!土样上来后,盗墓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在现场进行简单的分析,了解是否有古墓,年代,古墓中有什么样的陪葬品,棺材摆放的方向等。,比用现代勘探仪器分析测量更准确。这种现场分析叫“看土”。学会看土,也就是分辨土质情况,是盗墓贼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为了弄清洛阳铲的来历,倪刘放去了它的发源地洛阳附近的马坡村。传说洛阳铲是1923年左右这里的村民李雅子发明的。他挣扎着去找李鸭的孙女,看到了李鸭的墓碑,得知自己的真名是李雅子。讽刺的是,在李雅子自己的墓地里,洛阳铲的盗墓探针也赫然留下。

倪刘放在邙山考察时,看到很多地块上有很多勘探孔。起初,他认为考古学家在这里从事探险。后来他才知道这是盗墓贼干的。用洛阳铲,盗墓贼一天能打100多个探孔,最早5分钟就能打一个。

从现代盗墓贼的口中,倪得知,他们盗墓的工具也日新月异。除了膨胀炸药,他们还使用金属探测器,甚至直接在手机上下载一个金属探测软件,比探杆还方便。他们找到古墓的位置后,直接用微信定位,叫同伙集合。

前几天清东陵金飞园被盗事件只是现代盗墓案件的冰山一角。倪在调查中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后,沉寂了30年的盗墓活动再度出现,并愈演愈烈。这是因为海外文物走私猖獗,有市场就有犯罪。据估计,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20年间,中国大陆至少有30-40万座大小古墓被盗。以每个墓出土的10件文物为例,被盗文物多达三四百万件,远远大于这个估计。

[陇文化]盗墓史专家:曾有盗墓贼改邪归正成了考古工作者

如今,随着盗墓电影和小说的流行,一些狂热的粉丝出于好奇加入了盗墓贼的行列。借助现代盗墓工具,破坏性越来越大。如果成功,盗墓贼不会像古人一样在墓中留下不必要的陪葬品,而是把墓破坏得面目全非。

这也是倪刘放最担心的事情。

2月23日,《西部商报》从兰州海关获悉,今年1月,甘肃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8.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23.6%。其中,出口9.1亿元,下降69.7%;进口达到19.8亿元,激增1.5倍。

标题:[陇文化]盗墓史专家:曾有盗墓贼改邪归正成了考古工作者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甘肃经济信息网介绍

甘肃经济信息网立足于甘肃本地用户群体,贴近生向甘肃地区推出大型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高质量的甘肃人民网络生活和传播甘肃实用便民的信息为己任,力求提高最新最全的甘肃新闻、甘肃快三、甘肃11选5、甘肃旅游、甘肃旅游地图、甘肃旅游景点、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自驾游、甘肃特产、甘肃苹果、甘肃小吃、甘肃高考、甘肃大学排名、甘肃教育、甘肃银行、甘肃招聘、甘肃人事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