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着眼文明对话 15位中外翻译家首次在北京参与笔会式交流
本篇文章882字,读完约2分钟
北京,北京,12月20日(英妮)-15名中外翻译家参加了14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一次国际翻译家培训活动,以探索中国作品和中国故事的最佳外语表达和国际表达。
这是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研究院自2015年以来首次以译者为主体、以中外翻译研修班为基础的“笔会式”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组织者说,译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中介”和“连接器”的重要作用;希望通过集体培训、公共论坛等形式,不断展示译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主体性和话语权,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和公众意识。
本次活动邀请的外籍翻译要么是专门从事汉英翻译的英语母语翻译,要么是在国外从事汉英翻译多年的美籍华人翻译。例如,美国蒙特雷国际问题研究所翻译研究所教授、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鲍,美国宾夕法尼亚查塔姆大学教授卡伦京斯伯里,美国资深翻译家、朱镕基《语录》英文翻译家朱尼梅,墨西哥资深翻译专家、前墨西哥总统翻译家利利扬·阿尔苏斯卡,三个单词两个节拍
在20日的闭幕论坛上,杨舒惠说,将中国古典文学翻译成现代英语必须仍然具有古典英语的味道。
丽娜承认,大多数西方学者对翻译的研究虽然广泛,但确实是在同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即犹太基督教,以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背景下。如果要翻译的文本是中国哲学、文学作品或者中医经典,这些研究远远不够。她举了阴阳五行生机仁理的例子。应该怎么翻译,用同义词解释还是描述?“我认为我们仍然缺乏足够的工具来描述。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中国以外的东西,掌握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我们应该尽力避免西方文化影响我们对东方的理解。”
鲍认为冯唐的翻译方法在语言基础上是极端的,这可能被认为是传统译者的越轨行为,但他实际上是在迎合一些读者,即没有时间看书、主要看手机的青少年。毕竟现在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元化。
近年来,中外译者通过翻译研讨会、专题对话、公共论坛和文化感知等方式对翻译文本进行了面对面的分析和讨论,并探讨了相关话题。
主办方还希望通过中外翻译研究和国际出版项目对接,拓宽中国翻译作品进入外国主流社会的路径和渠道,为外国译者选择和翻译中国作品提供信息支持和合作伙伴,打造对外翻译交流生态圈。(结束)
标题:[陇文化]着眼文明对话 15位中外翻译家首次在北京参与笔会式交流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