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冲刺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短板在哪儿
本篇文章3835字,读完约10分钟
地图学:维利
-1亿美元-1亿人民币制图:绒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战略目标,文化产业将在“十三五”期间进入冲刺阶段。所以要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不足,明确主攻方向。
1.2020年文化产业将达到多大规模
要成为支柱产业,一个产业首先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公认的标准是该产业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以上。
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3.6万亿元。从2015年到2020年的6年时间里,按照名义gdp增长率(即当前gdp增长率),到2020年,gdp规模将分别为106.69万亿元和110.26万亿元,保守整数为100万亿元。也就是说,到2020年,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至少要达到5万亿元,很可能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
向这个目标冲刺的难度可想而知。
201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约2.4万亿元,与5万亿元的目标值相差2.6万亿元。冲刺目标的难度可以通过三组数据来分析:
第一组:年均增长率。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5万亿元,2015年至2020年6年的名义增长率将达到每年13%以上。文化产业名义增长率在“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为每年21.05%,在“十二五”期间(2011-2014年)为每年21.32%;2005年至2014年,年均增长率为21.41%,2014年为12.13%,略低于13%,高于其他年份的13%。随着文化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很难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但仍有可能实现13%的年均增长率。
第二组:年均递增。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5亿元,2015年至2020年6年间年均增长将超过4333亿元。2005年至2014年的十年间,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在2012年就突破4000亿元,达到4592亿元。主要因素是2012年统计口径调整(因此增量达到2037亿元),2013年才年增量超过3000亿元,为3280亿元(含个体)。从这个角度来说,冲刺还是挺难的。
第三组:相对价值。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04年为2.15%,2014年为3.76%,2015年为3.90%。要达到5%,十三五五五年内需将增长1.1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22个百分点。从2005年到2014年的十年间,2012年和2013年这两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了0.60个百分点和0.25个百分点,这表明每年实现0.22个百分点的目标是有先例的。其他大部分年份比上年增长0.14个百分点左右,说明完成每年0.22个百分点的任务非常艰巨。
2.“需求方”和“三驾马车”协同工作
投资、消费和出口被视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文化产业也是如此。下面我们从这三个角度来分析文化产业的增长潜力。
首先看投资。与消费和出口相比,投资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5年,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仅为2892亿元。2014年突破2万亿元,达到24339亿元,增长7.42倍;2005年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26%,2014年占4.75%。投资贡献率保持较高水平。但是存在的问题也非常突出:
第一,投资不稳定。从固定资产投资增量来看,2010年、2011年和2013年的投资增量较上年有所下降,降幅分别为-14.34%、-20.22%和-31.37%。在其他年份,投资额与前一年相比显著增加。2012年投资金额1.6万亿元,比2011年增加5253亿元,比2011年仅1420亿元增加269.93%。
第二,投资来源不合理。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来自自筹资金(本质上是靠自积累进行投资),十一五期间年均75.82%,十二五期间年均81.26%,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自筹资金占比高8个百分点左右。以2014年为例,如果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中自筹资金占比(83.49%)下降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自筹资金占比(72.16%)的水平,融资额将增加2757.6亿元。
从国内贷款看,“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国内贷款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16.98%和13.62%,分别比同期文化产业国内贷款的比重高7.70个百分点和5.89个百分点。以2014年为例,如果国内贷款在文化产业投资中的比重达到国内贷款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水平,国内贷款额将增加1328.24亿元。
这两个“一里一外”项目可增加文化产业融资额4085.84亿元,约占2014年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16.8%。要将潜在投资转化为实际投资,前提是从制度和政策上疏通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包括间接融资(贷款)和直接融资(上市发行债券)。
第二,看消费。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公共消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城乡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671.5元,占总消费支出的4.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087.9元,占5.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07元,占2.5%。按城乡人口计算,2014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约为9430.74亿元,与2014年2.4万亿元的文化产业投资不成比例。城乡各占5.4%和2.5%,不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不利于支撑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当然,这也充分展示了文化消费的巨大潜力。根据2014年的数据,如果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占个人消费支出的比重增加一个百分点,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将增加201.46元,文化消费总量将增加1509.28亿元。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文化消费增加200元也不是太难,相当于看两部电影(60元/次)或者一部剧。
公共消费可以通过公共财政、文化、媒体支出间接估算。与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相比,公共财政用于文化消费的绝对金额较小。2007年国家公共财政文化传媒支出仅为728.9亿元,2009年刚过1000亿元,2014年2319.4亿元,仅比2013年增加74.1亿元。2007年至2014年,文化和媒体支出约占公共财政支出的1.5%。到2020年,要建设覆盖城乡、实用、高效、基本、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国家财政投入必然会增加。特别是公共文化消费已经纳入政府采购服务范围,公共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将会增加。2014年,公共财政支出规模超过15万亿元,文化传媒支出增长0.1个百分点,公共文化消费增长可观。
最后看出口。在“三驾马车”中,出口对文化产业的拉动作用仍然很弱。第一,规模太小。2005年,核心文化产品出口额仅为78.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46.33亿元。2014年,核心文化产品出口额为220.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353.87亿元。这与中国作为主要贸易国的地位不相称。第二,出口下降。2013年和2014年,核心文化产品出口值连续两年下降,其中2013年出口值比2012年下降78.59亿元,2014年出口值比2013年下降202.48亿元。“十三五”期间,如何激活文化出口贸易,使其发挥拉动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应作为一个战略问题提上日程。
3.“供应方”,捏住“牛鼻子”
从“供给面”看文化产业发展的不足,结构性问题非常突出,包括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等。要解决这些结构性矛盾,必须捏住“牛鼻子”:
1.技术改造
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带来文化业态的升级,不仅会催生新的文化产业,还会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而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从“供应方”来说,技术改造应该是“第一枪”。无论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还是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都需要重新打造业务流程、创新流程、更新素材,这些都离不开新技术、新设备。新科技对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是通过文化装备来实现的,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程度是通过技术装备水平来体现的。目前,文化装备产业对文化产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不够大,文化装备产业尚未纳入国家装备制造业规划,这与部门分工有关,急需通过沟通协调解决。
2.要素市场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往年建立的文化产权交易所(简称文化交易所)的市场定位应该是要素市场,而不是商品市场,更不是商品期货市场。事实上,上述交易所的发展已经偏离了要素市场导向。如何激活交易所,使其在文化生产要素配置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从“供给方”发力的重要环节。文化素材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公共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积累了大量的数字文化资源。只有公共博物馆拍摄了387万张国家一级文物高清照片,经过再加工后可以作为生产要素进行交易,既可以服务于文化生产方式的转变,又可以继承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文化交流在文化资料的登记和交易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骨干企业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质量的决定性力量,也是实现文化产业战略目标的骨干力量。近年来,文化企业的管理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实力不断增强。资产和收入的规模相比我们自己翻了一番,但是相比其他领域,尤其是国外的知名文化企业,国内文化企业的规模和实力确实相形见绌。培育骨干企业既是老话题,也是新话题,要从实现支柱产业目标的高度重新审视、规划、扎实推进。
(作者是高树生,中宣部文化改革办公室巡视员、副主任)
——西商日报,12月14日(李阳)据甘肃联政。com,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从2015年12月初起,省委三个检查组先后进驻白银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甘肃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和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专项检查。
标题:[陇文化]冲刺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短板在哪儿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