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在继承中创新
本篇文章1083字,读完约3分钟
青春版的穆改编自类似题材的传统剧目。传统剧目《木》冗长乏味,场景多,人物、情节、结构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抛开整部剧来说,经常被各种剧演的《辕门转子》九折有很多缺陷:
辕门砍头发生在边境的前线,而不是汴梁的田波府。佘太君的八仙怎么能来来去去?
杨的切子情感是绝对的、单一的。杀死自己唯一的儿子怎么可能像父亲那么简单?再说,儿子死时没有罪,怎么能不考虑没有亲情而后悔呢?连来做爱的老母亲和贤王都冷若冰霜,针锋相对,怒不可遏,说了很多超出事件本身的失去忠孝礼义伤害感情的话?这不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心情。
该剧分为三个部分,即三个不同身份的人来为杨宗保说情。而前两部,即佘太君和八仙,在做爱过程中完全相似,形式重复,没有变化,剧中显得单调乏味。
适配器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我对这部剧的改编是基于对北京、吴、江西等不同剧种的表演书籍的研究,在保留其整体故事原型的情况下,重新组织人物,重新安排情节,重新设定矛盾,重新审视语言,力求将一部传统的旧剧改造成一部具有现代品格的新剧,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和需求。
我对这部剧的总体立场是,在夫妻、父子、翁媳妇的家庭利益和祖孙关系中,展现一个关于战争的严酷故事,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展现和谐的亲情和报国的抱负。具体的改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简化字符。杨武郎,穆天王,两个次要人物,其他可有可无的人物全部删除。因为有杨武郎,削弱了穆桂英破阵的作用;还有穆天网,增加了穆桂英投宋的麻烦,也分散了笔墨。
2.梳理人物。本来慕克村是山中之王,穆投宋,要花大量笔墨描述心理转变过程,体面是很麻烦的。于是,穆克村的性质从以山为寇,变成了大农舍。穆桂英出生于一个少数民族孤儿,被辽西前总司令穆容收养,并作为养女抚养长大。养父一带着报国的野心长大,临终前留下了两个遗愿:一个是为国杀敌,一个是招个好女婿。这奠定了穆的思想基础,并与有着共同的利益。
3.理清穆的背景,进一步凸显她的聪明才智。修订版将删除《降龙木》原剧情,关键道具改为《破阵图》。
4.结构上的压缩和整合。删减了所有过场镜头,整部剧整合成六个场景,都围绕着破天门阵列的中心事件和两位主角的情感台词。
打破门阵列是整部剧的结尾,也是剧情的高潮。怎么甩豹尾都是破阵。本来只是一般的开场,就算求上帝来做,也难免掉入陷阱。为此,我精心设置了一个全新的突围场景:穆带着一个婴儿上阵,英勇加冕三军,设计了一个全新的突围场景,充分体现了武戏的特点,开场场景充分体现了刚柔相济的女子风采,从而塑造了一个鲜活的英雄女子形象。
(作者是江西省鹰潭市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青春版话剧《穆》编剧)
标题:[陇文化]在继承中创新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