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失传200多年宫廷珐琅彩技艺将复活 需要167道工序
本篇文章603字,读完约2分钟
本报报道,青干龙珐琅碗的雕刻计划日前在北京启动,失传200多年的宫廷珐琅艺术即将复兴。据介绍,完成一件宫廷珐琅瓷器需要167道工序。由于生产过程极其劳动密集型,珐琅瓷器自建成后就消失了。虽然后世模仿的很多,但是离当年的流程还很远。专家从1999年开始研制搪瓷。经过十几年几千次的烧制实验,终于烧制成功。
珐琅瓷器的前身是景泰蓝,最早出现于明代,正式开始于清代康熙时期,兴盛于雍正、乾隆时期,代表了中国陶瓷生产的最高水平。珐琅瓷器是皇帝亲自授意,自己检查的。从烧制到衰落,都局限于宫廷,是宫廷垄断的技术宝藏。珐琅瓷器只有皇室使用,即使是破碎的瓷器碎片也不会成为纯粹的民间物品。堪称“平民一瞥”。幸运的是,在清末,宫廷太监偷了宫碗,卖给了当时琉璃厂紫林山房的主人刘子林。几经周折,传到了刘子林的孙子李宁先生手里。这个宫廷碗在今年的文化博览会上展出,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自1999年以来,北京政和宫搪瓷研究所创始人孙鹤阳带领团队开发搪瓷。他们查阅了大量历史数据,并与团队反复测试。他们自制搪瓷调和油,解决了发色问题,平衡了陶瓷釉与搪瓷的膨胀系数,突破了搪瓷与陶瓷釉的粘连;同时,经过反复烧制,找出珐琅彩各种颜料的不同熔点,最终将宫廷珐琅瓷器重新呈现给世人。
中国国家博物馆艺术鉴定中心主任岳峰认为,修复瓷胎画的珐琅工艺揭开了宫廷珐琅工艺的神秘面纱,填补了中国陶瓷艺术的空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j245
标题:[陇文化]失传200多年宫廷珐琅彩技艺将复活 需要167道工序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