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经济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甘肃省12个市以及2个自治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 是世界了解甘肃的最好窗口。

主页 > 新闻中心 > [陇文化]话说“诗词爱好者”

[陇文化]话说“诗词爱好者”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作者:濯昊更新时间:2020-10-13 02:48:02 阅读:

本篇文章1426字,读完约4分钟

现在热爱诗歌的人越来越多,人数甚至超过了足球迷。但是几乎所有的粉丝都不踢足球,而诗歌爱好者则相反。他们经常自己写。

文言文基础好的人会注意到,诗歌有自己固定的规律,比如押韵,对仗,水平的要求。而更多的粉丝只知道(比如律诗、绝句)一行五七个字整齐的排列成一个汉字方阵,你就完了。对于由长句和短句组成的单词,只要找一本以前的作品,比较字数即可。至于能不能读懂,能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别管他了。结果很多诗词爱好者写出来的诗词有很多问题,甚至有些人连语气都不懂。在该平的格律诗里,上下声部混合,牙齿弯曲。越来越多的人分不清前鼻音和后鼻音,觉得声音差不多,就凑了过来。至于水平与水平的关系,一般人根本就忽略了,以至于上下联的结尾字都是一个调调,读起来很别扭。然而,更常见的是对抗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总之,诗歌的内在规律在大多数诗歌“爱好者”中已经消失了,只保留了每行的字数。如果这就是所谓的“案例”,那么“法律”就不复存在了。就像足球一样,失去了“脚”这个词,就失去了它的基本属性。

[陇文化]话说“诗词爱好者”

中国民歌大部分也是七五言,但从来没有人把它们归为格律诗,因为民歌只需要通顺,不讲究工整的韵脚和平仄的关系。这样现代人写的格律诗就可以归入民歌的范畴了?这种说法还是不成立,因为民谣的修辞非常自由口语化,方言俚语并不忌讳;但内容贴近生活,生动性比不上意境高雅的格律诗。现代人写的诗,大多是无字的,或者是抄前人的,或者是牵强附会的,或者是几乎没有掌握文言词汇的,所以他们根本感觉不到哪些词可以入诗,哪些词根本不能入诗,就像《儒林外史》里的八股先生一样,里面也用了“气服”、“味”。可想而知,读完这首诗,就不会有美感,也不会留下印象。这个所谓的写诗,不过是一堆文字而已。让人痛苦的是,今天的诗只是沿袭了先生的八股,不仅用词不当,而且内容也是空洞,除了无关紧要的赞美,没有什么可写的,这让成千上万的人看起来一样。无非是“引领雄心造伟业,谱写人志新篇章”,“风光旖旎载歌载舞,高能跃进”等等。这个还不错,至少不能算“不讲道理”,但是形象描写极其欠缺,就是完全没有生活内容,更谈不上自身独特的个性,也就是不具备文学的基本特征,甚至可以认为这样的“诗”根本不是文学作品。

[陇文化]话说“诗词爱好者”

中国格律诗盛于唐宋,距今一千多年,盛唐离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时代约一千年。然而,在唐宋那么多诗人和诗人中,没有一个人热衷于写楚辞,即使有,也消失在文学发展的长河中。这至少说明唐宋诗人和诗人紧跟时代。但唐宋时期的诗人和词人,都对《诗经》、《楚辞》乃至汉乐府、魏晋六朝赞不绝口,从中汲取营养,却并不是出于爱好而照搬照抄。为什么呢?我认为唐宋时期有一种更自由的文学形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创作的需要。唐宋诗人把对自己人生的反思放在首位,所以成就斐然。

[陇文化]话说“诗词爱好者”

文学的形式和内容必须统一。而如今的诗歌爱好者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大多停留在形式上,对形式的模仿比对生活内容的探索要容易得多,也方便得多。更何况现在的人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只是表面的,分不清真正的优劣,这就让一些爱写诗词的人能够抬高自己的身价。他们甚至不知道文艺的形式总是朝着自由的方向发展。形式的自由为内容的表达开辟了无限的空空间。所以形式越自由,创作的内容越丰富,越深刻。由此可见,写诗写词是对创作内容的规避。

[陇文化]话说“诗词爱好者”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生活阅历差,对生活的理解浅薄。想搞文学是不可能做出“气候”的。因此,文学爱好者,尤其是诗歌爱好者,最好以粉丝为榜样,多欣赏、多学习,提高文化素养。

标题:[陇文化]话说“诗词爱好者”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甘肃经济信息网介绍

甘肃经济信息网立足于甘肃本地用户群体,贴近生向甘肃地区推出大型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高质量的甘肃人民网络生活和传播甘肃实用便民的信息为己任,力求提高最新最全的甘肃新闻、甘肃快三、甘肃11选5、甘肃旅游、甘肃旅游地图、甘肃旅游景点、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自驾游、甘肃特产、甘肃苹果、甘肃小吃、甘肃高考、甘肃大学排名、甘肃教育、甘肃银行、甘肃招聘、甘肃人事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