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经济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甘肃省12个市以及2个自治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甘肃的最好窗口。

主页 > 新闻中心 > [陇文化]文化视点:丹青不老赋苍生 访画家陈伯希

[陇文化]文化视点:丹青不老赋苍生 访画家陈伯希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作者:濯昊更新时间:2020-11-21 11:28:02 阅读:

本篇文章2642字,读完约7分钟

陈伯熙张近照

走进画家陈伯熙的家,就像走进一个画廊。客厅和画室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字画,画室的书桌上有一幅水墨未干的花鸟画,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房间里各种盆景鲜花盛开,香气宜人。将近90岁的陈伯希笑着走出工作室。他精力充沛,思维敏捷。他与人交谈,与人交谈,这使我们在艺术的修养和欣赏上感觉像一个春风。

“我画了70多年的画,画画是我唯一的技能。”陈老谦虚地说,70年来,有过好的时候,也有过不好的时候,但不管是什么情况,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的艺术生涯。他一直认为绘画是最受欢迎的艺术品种,普通人可以通过直接用眼睛“阅读”来理解一幅画。不像文学作品,需要基本的阅读能力才能理解。在古代,绘画艺术已经存在,例如,在陶器和石器上的绘画可以给人一种直接的视觉体验。“我之所以选择绘画,是因为它是最贴近人民的艺术。”

[陇文化]文化视点:丹青不老赋苍生 访画家陈伯希

陈伯熙,1922年出生于山东潍坊。1936年参加革命,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在甘肃工作,曾任甘肃省文联副主席、顾问,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的版画、国画、书法、篆刻造诣深厚,是国内外书画领域著名的书画大师。他不仅为甘肃艺术创作贡献了一批优秀作品,而且为培养和发现艺术人才付出了大量努力,成为甘肃当代艺术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陇文化]文化视点:丹青不老赋苍生 访画家陈伯希

在革命战争年代,陈伯希由于条件的限制,主要从事版画、漫画、连环画的创作。他和士兵们一起向南行进,向北作战,用他雕刻的笔和刷子来反映战斗中的英雄事迹。他出版了许多宣传画和漫画,有石版画和油印画,深受群众喜爱。新中国成立后,陈伯熙选择了花鸟画。他说,绝大多数植物,包括人们吃的食物,都必须经历开花期,才能最终结出果实,造福人类。人通过劳动给庄稼浇水施肥,劳动中触摸花鸟,亲近自然,有感情。所以花鸟是大众最熟悉和喜爱的。“我画群众喜欢的东西,群众就能喜欢我的画,就能和群众交流。”

[陇文化]文化视点:丹青不老赋苍生 访画家陈伯希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和探索,陈伯熙创新和发展了花鸟画,这是中国画中最好、最成熟的绘画。他把自己的花鸟画创作经验总结为五个字:第一,“义”,指的是花鸟画家的思想境界和价值取向。他的“义”是以人为本,即服务群众;第二种是“意”,即表达情感和意义,表达绘画的意境和意象,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兴趣;第三是“艺术”,指的是艺术家的技巧和修养。艺术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文化素质和社会知识,深入群众,发现和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精品越多,喜欢的人越多,推广越快。第四是“效益”,即画画能给群众带来效益。一幅群众喜欢的画是“有益的”,也就是说能引起群众的共鸣。或者能让人反思,激励人奋进,还能“受益”。第五种是“意”,意为花鸟画家坚持勤奋,超越自我,在发现美、创造美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陇文化]文化视点:丹青不老赋苍生 访画家陈伯希

陈伯熙在花鸟画方面不断创新,近几年开始画“大画”。他说,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对各种艺术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型绘画的出现是现实的需要。比如在大会堂、地铁站展示,一定是一幅“大画”才能看清楚,才有气势。随着形式的变化,他的绘画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他的许多作品变得越来越丰满,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和时代精神。“传统绘画,主要是从一片树叶到另一片树叶,欣赏高超的笔墨和精湛的技法。但现在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每个人都更喜欢丰富、饱满、喜庆、优雅的艺术作品,这就要求艺术家适应现代的笔法,创作出丰富多彩、饱满的艺术作品。”

[陇文化]文化视点:丹青不老赋苍生 访画家陈伯希

欣赏陈伯熙的花鸟画,总能给人一种五彩缤纷、明亮美丽、喜庆祥和、积极向上的氛围。“这和我内心的感受是一致的。画花不是画花。画花鸟其实是为了画人,体现一种精神和思想。”画《真彩色》里只有绿色的荷叶和红色的荷花,看起来“红绿相间”,但一点也不俗气。“这是自然的体现,绿色是绿色,红色是红色。就像我们每个人都要表现出自己的真善美,揭示做人的真谛,待人真诚守信。”大型绘画《风尘》表现的是一棵大向日葵遭遇沙尘暴。当你触摸我,我触摸你,我迷失了方向。但沙尘暴过去了,向日葵依然面朝太阳,遵循真理,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画中“莲花俯下”,白莲花低头,仿佛在思考。陈伯熙这样解释:“人们常说荷叶离泥不染,但荷塘也会被农药和污水污染吗?说到我们人类,是不是应该一直低头像荷花一样反思:我们的灵魂是不是被什么东西污染了?俗话说‘看莲网,你知道你不在乎’,你要深入思考。”《范晔不藏秋荷之香》这幅画,主题鲜明,意境深远:黑色的芦苇象征着社会的阴暗面,红色的莲花象征着阳光正义。再茂盛的芦苇,也阻挡不了荷花的芬芳,说明邪不压正...

[陇文化]文化视点:丹青不老赋苍生 访画家陈伯希

去年11月,88岁的陈伯希举办了他的第一次个展。虽然他以前参加过中国的许多艺术展,他的作品被许多著名的博物馆收藏,他的艺术成就早已闻名国内外,但他总是对自己不满意。“70年了,我要给大家一个解释,一个报告。”这次个展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位德才兼备的艺术家,被他高尚的品格和精美的画作所折服和感动。目前,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已为陈伯希出版了15种画册和8种个人画册。国内多家媒体对陈伯希的艺术成就进行了专题报道。

[陇文化]文化视点:丹青不老赋苍生 访画家陈伯希

陈伯熙一生淡泊名利。他从来不主动宣传自己。去年办完个展,他笑着说:“画家不是吹出来的,是靠作品保留话语权的。不过大家提到陈伯熙的时候,都说这个人是甘肃人,这也是对甘肃的一种宣传。”陈伯希一有了空,就去基层采风,去作坊,拜访农民,观察人民生活。每次下去,走一路画,不拿钱,就把画赠送给当地人。08年去龙南,留下了120多幅画。今年夏天到了天水,也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只要人民喜欢,把画留给人民更有意义。”陈伯希经常参加赈灾义卖。汶川大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灾害后,他带领甘肃书画研究院的画家和油漆工们进行救灾变卖。

[陇文化]文化视点:丹青不老赋苍生 访画家陈伯希

在谈到中国画的现状和前景时,陈伯希感慨地说,中国画最大的优点就是追求写意。无论是大写意还是小写意,这方面近几年都有所减弱,需要大家关注。从事中国画的画家应该继承和发扬写意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中国画的精髓。这一方面取决于社会知识的积累和思想水平的提高。否则知识面不广,文化素质不高,社会阅历不深,所以画的一定是“死”的,没有气场,无法表现出一种“精神”。

[陇文化]文化视点:丹青不老赋苍生 访画家陈伯希

现在,年满九岁的陈伯希还在不停地写作,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了。“我对画画的态度是安静的工作,安静的画画,发挥一点余热,好好认识对方。”他说要时刻保持清醒,要有自知之明。只有你懂得温暖和温暖,群众才能感知到你的温暖和温暖,才能随时随地与群众沟通。“我一生都在为群众作画,过去,现在,将来更是如此!”

标题:[陇文化]文化视点:丹青不老赋苍生 访画家陈伯希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甘肃经济信息网介绍

甘肃经济信息网立足于甘肃本地用户群体,贴近生向甘肃地区推出大型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高质量的甘肃人民网络生活和传播甘肃实用便民的信息为己任,力求提高最新最全的甘肃新闻、甘肃快三、甘肃11选5、甘肃旅游、甘肃旅游地图、甘肃旅游景点、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自驾游、甘肃特产、甘肃苹果、甘肃小吃、甘肃高考、甘肃大学排名、甘肃教育、甘肃银行、甘肃招聘、甘肃人事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