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青藏铁路走过的地方
这是一条闪亮的丝带,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出发,向南,穿过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越过“天坛地毯”——藏北羌塘草原。最后,丝带的末端系在拉萨,雪域的圣地。
这是青藏铁路。
2001年6月29日,在青藏,在中国,在全世界,一个消息迅速传来:青藏铁路二期开工建设,铁路修到拉萨!
五年后,在中国西部,在被称为地球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被西方科学家称为生命禁区的可可西里,一条钢铁大动脉——青藏铁路,将向南延伸,成为世界屋脊的脊梁。
这是一条神秘的路,也是最艰难最危险的路。
青藏铁路从青海省省会西宁出发,经格尔木至拉萨,全长19551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于1979年建成,1984年通车。新建的格尔木至拉萨铁路段,从格尔木出发,经过素有万山始祖之称的昆仑山、中国环保第一站索南大街自然保护区、长江源头唐古拉山、天毯所在的藏北羌塘草原,到达西藏首府拉萨,全长1142公里。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长960公里。
青藏铁路很神秘。其神秘之处在于沿线海拔高,气候恶劣,地理条件恶劣,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在汽车行走的过程中,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都看不到一个人,但透过车窗可以看到两边成群的藏羚羊、藏野驴、藏野牦牛。他们对车和人视而不见,安详地吃草,直到近在咫尺。
青藏铁路严酷,因为寒冷缺氧,气候无常。铁路沿线的气体密度为平原的75%-80%,氧气含量为平原的70%。所以人体的特点是胸闷、气短、头痛、腿软。铁路沿线高海拔地区只有冬夏季两个季节,冬季持续7-8个月零几年,在气温最高的7月份,还可能遇到大雪、密集的冰雹和8级大风。
青藏铁路很美,它的美在于沿途经过的圣山圣水和独特的高原风光。沿线经过的主要山脉有昆仑山、可可西里山、霍峰山、唐古拉山、念青堂左拉山,它们横跨昆仑河、楚玛河(长江北源)、脱脱河(长江源)、布曲河(长江支流源)、通天河(长江上游)、怒江系、雅鲁藏布江系。蓝天白云下,远处是雪白的雪山,雪线下是绿色的草原,草原上是一群群牛羊,还有美丽深情的牧羊女在唱情歌。它的美丽在于沿线广阔草原上点缀的湖泊的诱人光彩;沿线各保护区有珍稀动植物,包括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羌塘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是西藏野驴、野牦牛、藏羚羊等珍稀动物的天堂。
作为青藏铁路的建设者,笔者曾十多次回到格尔木和拉萨。在高原工作生活的那一年,青藏铁路沿线,我留下了艰辛和疲惫,咀嚼着欢乐和痛苦。2001年5月27日,我的战友,26岁的地质工程师,在高原上去世了。他忠诚的灵魂埋葬在青藏,守护着这个屋顶的动脉。每次穿越高原,心里都有一种莫名的感觉。青藏铁路以其神秘、严酷、美丽的自然,必将成为旅行者的天堂,探险家的圣地,于是我写下了下面的文字。希望对后来者了解青藏铁路有所裨益,同时也算是对久违的忠魂的慰藉,也是对自己一年高原经历的回忆。
格尔木,高原的明珠
从800公里以西的西宁市出发,在青藏高原腹地,在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在巍峨的昆仑山脚下,有一颗高原的明珠——格尔木,一座新的戈壁城市,由盆地和唐古拉山两部分组成,总面积12.4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格尔木是蒙古语,意思是河流密集的地方。它发源于昆仑山的格尔木河及其20多条支流,深入戈壁沙漠,留下一片广阔的河滩,两岸生草,形成一大片草原。公元前854年,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选择水和草的羌人来到这里建立了一个原始的羌族部落,在那里游牧,繁衍生息。20世纪30年代,哈萨克人又来到这里居住,这里是格尔木的祖先。1952年格尔木解放时,还是一片荆棘丛生、野兽出没、人少的不毛之地。
格尔木作为一个城市,现在在1953年后的中国地图上。
1953年,西藏新解放的军民急需粮食。中央委托西北局组建西藏运输兵团,并决定由西藏工委组织部长穆仲胜将军担任运输兵团政委。运输兵团从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抽调了大批干部,招收了1200名骆驼工人,购买了28000头骆驼,承担了向西藏运输粮食的任务。为了迎接骆驼队,在格尔木搭起帐篷,成立西北交通兵团第一中转站。当穆仲胜将军率领运输兵团进入格尔木时,他下了车,向干部职工挥舞着他有力的手臂,说:“我们不会离开,我们将是格尔木的第一代祖先!我们喜欢城市,我们更喜欢我们的新人建造的城市。我们想在柴达木盆地建一个美丽的花园。
1954年12月,青藏公路建成通车。1955年,西藏在格尔木成立了青藏公路管理局,负责进藏物资的运输。总局五次从内地抽调大批干部和复员军人。他们拆除了帐篷,建造了一排排拱形洞穴和平房,并建造了沙漠中的第一座建筑——格尔木总建筑。这些人成为格尔木的第一代公民,将军楼将格尔木标记为城市。开始告别“帐篷城”的历史。
格尔木也被称为“兵城”
1954年6月,解放军汽车某部赴格尔木,成为驻扎在青藏高原的第一批正规汽车。从那以后,由于运送士兵入藏和后勤供应的需要,更多的军队陆续来到这里。1956年,中央军委正式批准格尔木等兵站后,数万解放军陆续进占格尔木。到1975年,格尔木总人口10万,其中驻军6万余人,成为名副其实的“军城”。数万解放军战士成为格尔木第二批市民。
格尔木也有“盐湖城”的美称,因为它有世界上最大的内陆盐湖——察尔汗盐湖,也是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厂。
市区以北60公里是察尔汗盐湖,面积5800平方公里,西(宁格)(二木)公路横穿盐湖。横穿湖区的32公里公路都是用结晶盐铺成的,50厘米以下的路是波光粼粼的卤水,在上面行驶,如“路浮在水上,车游在水中”。这是世界交通史上的奇迹,被称为格尔木十大景点之一的“张莞盐桥”。
经过近50年的发展,昔日的帐篷城已成为青藏高原仅次于西宁、拉萨的第三大城市,成为戈壁深处的一颗璀璨明珠。
青藏铁路,高原美丽的丝带,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长虹-青藏公路地上部分
它像一条黑龙,穿越戈壁,穿越峡谷,钻过山口,穿越冰川,放牧草原,前进;
它被称为青藏生命线,85%的进出物资都是通过它运送的。
它被称为苏益图运河,世界屋脊。它从南到北,一系列运输车队像航天飞机一样行驶。
是青藏公路。
这是连接西藏和大陆的第一条路。1954年5月至12月,青藏公路之父穆·将军率领数千名建设者开凿了这条公路。
这是地球上最高的路,平均海拔4500米,悬挂半天以上,人们称之为天空路。
这是世界上最严酷的道路。6月份沿雪和7月份沿冰的大气含氧量是海平面的50%-60%,年平均气温只有-6℃。
这是世界上最具高原特色的道路。它就像一个神圣的哈达,沿线串着雪山、军事站、湖泊、草原、沼泽、河流和冰川。两边不时有成群的野生动物。有新奇的冰锥,冰丘;藏族人淳朴的笑脸,藏族姑娘动人的爱兄弟。
那么,我们走吧,让我们踏上青藏公路,领略高原的惊险风光。
万山之祖——昆仑神山
出了格尔木,向南走,踏上了青藏路。
两边是黑色的戈壁,偶尔有几丛灌木燃烧。这里,已经是柴达木盆地的东南边缘了。前方32公里,公路左侧1公里左右戈壁有几个平房。这是南山口站,是青藏铁路一期的终点。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建设的消息从这里开始,传遍了青藏、中国和世界。再往前,我进入格尔木河谷地区,几次过河,把昆仑桥留在了前面。这里,起源于昆仑山北麓的昆仑河(格尔木河上游),长期侵蚀岩层,钻入30-40米深的峡谷。峡谷底部宽阔曲折,谷顶最窄处只有一步之遥。与此同时,雪山融化,咆哮而去,水声震耳欲聋
拐了几个弯,公路就到了那池台,那里有个军事站。路边有一个六角形的亭子,上面写着“昆仑神泉”。泉水恒定在7℃,是昆仑山冰雪融化后,经过20多年的暗流,再喷出来的。被称为“冰山甘露”。一位藏族老人告诉我们神泉的传说:文成公主来到西藏,爱她。她四处荒芜,口干舌燥,思念故土,决定不往前走。藏使苦苦哀求,公主宣誓。如果她能当场挖井挖水,说明她能给西藏人民带来幸福和甜蜜,她就继续去西藏。否则,她会回到中原。没想到地没挖深,一股泉水就涌出来了。然而,喝完泉水后,公主含泪向北方鞠躬,前往西藏。就这样,泉水里充满了美丽的文成公主千千万万想家的泪水。
穿越三岔河后,两岸植被逐渐增多。从西大滩开始,进入冻土区,不时可以看到凸起的冰丘和水晶冰锥。不远处,神圣的雪山映入眼帘,公路开始进入峡谷山区。几次穿越后,万山始祖昆仑神山出现在面前。
浩浩荡荡的昆仑,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国的主脉,中国的第一山。它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70公里。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四川西北部的岷山山脉,海拔5000多米,最高峰格尔峰,海拔7719米。“恒空生于芒昆仑”,雄伟壮观。古人称之为“龙脉的祖先”。
昆仑山是神话传说的发源地,也是道教的发源地。
相传昆仑山是神仙聚居的地方。太后居住的“姚笛”位于格尔木以南250公里,昆仑山公路山口右侧约60公里处,海拔4300米,湖面积60平方公里,最深点100多米。湖面清澈,成千上万只鸟在飞翔。湖滨草原是西藏野驴等珍稀动物的天堂。每年八月初八,西王母在这里举行蟠桃晚会,众神聚在一起。
余旭峰位于山口西北,是昆仑道士神话的主要道场,海拔4500米。据说是玉帝二姐玉女的化身。在这里,雪峰高耸,寺庙错落,花朵丰美。山下的玉虚宫是玉女清纯美丽的宫殿。
东部玉珠穆朗玛峰终年银装素裹,群山云雾缭绕,山峰婀娜多姿。据说是玉帝三姐妹女神玉珠的化身,海拔6178米。
玉珠峰北邻断陷盆地的西大滩,东邻东大滩,西邻泾县谷地。玉珠峰南缓北陡,北坡地形复杂。从西大滩看,北坡有三个山谷冰川,各长2.5-3公里,其余为冰桶。雪线北坡5150-5200米,南坡5300-5400米。每年夏天,雨珠峰山下昆仑山北坡的冰雪融化,汇成溪流,流经西大滩的沙滩,或渗或流,就是这些纯净圣水的补给,形成神秘的昆仑神泉和格尔木河。
冬天,整个雪域高原被银装素裹,玉珠峰鹤立鸡群,独领风骚;夏天冰雪融化的时候,玉珠峰还穿着便衣。在眼睛里,玉珠峰挺拔,一览无遗地展现出它的阳刚之美;阴天昆仑山云雾缭绕,玉珠峰时有出现。像一个害羞而深情的女孩,她总是拒绝揭开神秘的面纱。
正是这样一座美丽而神奇的玉珠峰,吸引了国内外无数的游客和登山者。每年5月至6月,在玉珠峰山下昆仑山南北山麓的沙滩上,总会搭起许多色彩斑斓的旅行帐篷,形成青藏高原独特而美丽的景观。
在山口,有两个纪念碑,一个是昆仑山纪念碑,周围是彩色的祈祷旗。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人来这里寻找他们的祖先。他们虔诚地在山坡上礼拜。山坡上,由祖传古迹组成的碑林形成了昆仑山的又一风景。另一个是索娜姆大街纪念碑,上面盖着白色哈达。舍身保护藏羚羊、保卫可可西里的英雄索娜姆大姐,依附于昆仑,英雄的眼睛还在警惕地注视着前方——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的可可西里。
中国环保第一站——索娜姆大街自然保护区
在索娜姆大姐的目光护卫下,我们告别了昆仑山,继续往南走。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牧区,黄绿色的草原上不时点缀着一片耀眼的水面,那就是解冻湖,它是由低洼地区的冻土表面解冻而形成的。沿路有一个街牌,还有一个废弃的房子,那是一个解冻的春天,电影《昆仑山上的一棵草》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草渐渐长厚,一些可爱的动物,如早期的水獭或鼠兔,不时在路边奔跑。然后,藏羚羊在视野中成群出现。这些可爱的小精灵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屁股是白色的。过清水河后,前方道路右侧出现一座红墙白顶的房子,房子后面有一座高大的瞭望塔。
这里,已经进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这个房子是中国环保第一站——松安大街自然保护区。
可可西里,蒙古语“美少女”的意思,是长江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地处青藏高原西北部,夹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周边大部分地区是少数民族地区。西部毗邻西藏自治区,西北角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连,面积8.3万平方公里。它是世界第三大无人区,也是中国最大的无人区,也是最后一个保留原状的天然之地。周围没有障碍物,地势高,平均海拔5000多米。这里的气候一年四季寒冷多风。最高风速可达20 m/s-28 m/s,年平均气温在-4℃以下,最低气温可达-40度,气压低,氧气稀薄,只有低海拔地区的一半。开水的沸点只有80多度。
这里气候不好,但可可西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等独特的珍稀野生动物,让这个女孩更加迷人。因为这个地区是中国最大的无人区,受人类影响较小,所以这个地区仍然保持着原来的自然状态。据一些资料显示,可可西里目前是我国动物资源丰富的地区,野生动物有230多种,其中20多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和二类野生动物。
藏羚羊,被誉为“可可西里的骄傲”,是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濒危动物。
可可西里曾经是藏羚羊的美丽家园。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藏羚羊的羊绒制品“沙图什”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流行。一只“沙图什”卖几万块钱,三只藏羚羊的羊绒就能产出一只“沙图什”。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偷猎者将邪恶的目光投向了可可西里。可可西里每年至少捕杀3.5万只藏羚羊,藏羚羊数量从10万只锐减至5只。
1992年,青海省志多县委成立了“保护和开发可可西里资源”西部工作委员会,志多县委副书记索南大街任第一书记。
1994年1月18日,索南达杰和四名队员在可可西里抓获20名偷猎者,缴获7辆汽车和1600张藏羚羊皮。然而,在护送歹徒到太阳湖附近时,他遭到偷猎者的袭击,被子弹打死。几天后,当搜索队找到他时,索娜姆大姐仍然保持着半跪射击姿势。
索娜姆大街用他的鲜血和生命唤起了人们对可可西里、藏羚羊和他们所居住的地球的关注。
在众多后来者中,38岁的河流探险家杨欣接过了索娜姆大街的旗帜和他的夙愿。杨欣是中国民用环保的先驱。从1984年到1999年的15年间,他先后15次走访、考察长江源区,开展了一系列长江水源保护工作。他发起并组织了青江环保促进会,启动了中国民间长江源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运动。
1996年,杨欣开始计划在长江源区可可西里建设一个自然保护站。1997年,杨欣通过慈善义卖《长江之魂》筹集资金后,组织了一批环保志愿者,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入口处设立了中国第一个自然环保站。为了纪念为保护藏羚羊而牺牲的英雄,保护站被命名为“索南达杰自然保护区”。1998年,
现在,松南街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青藏公路上的一道美丽风景。这座美丽的红色房子在蓝天、白云、雪山和草原中脱颖而出。爬上保护站后面的瞭望塔,用望远镜可以视察200公里以内的广阔草原。它已经成为偷猎者的克星和野生动物的天堂,大量珍稀野生动物活跃在它的周围。
Sonandajie自然保护区建成后,大批环保志愿者来到这里。为此,“绿河”专门设立了一个网站,让环保志愿者了解长江源头的保护情况。
欢迎来到可可西里和索娜姆大街!
脱脱河,长江的真正源头
保护站美丽的红房子正在褪色。两边是蓝天白云下的高山草原。偶尔会有藏羚羊、藏野驴等珍稀动物在视野中经过。
前面出现了一座桥,桥下漫溢的河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耀眼的云朵悬挂在桥上,仿佛触手可及,长江北支楚玛尔河到了。
长江源是一个广阔的地理单元,包括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的广阔区域,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地形平缓,平均海拔4400-4700米,年平均气温在-4℃以下,气温低,植被稀疏,冻土分布广,动物种类单一,多为高远特有,包括野驴、白唇鹿、野牛、雪豹、藏羚羊、棕熊、狼、岩羊等。长江的源头由北部的楚玛河、南部的当曲河和郑源的脱脱河组成。楚玛河发源于可可西里深部的可可西里湖,藏语意为“红水河”,全长约515公里。夏季常断流,最后流入长江上游通天河。
穿越楚玛尔河后,地形开始起伏,山脊起伏,线路进入五道梁地区。
五道梁沿线是大型居住区,海拔4700米。设有军事站、泵站、小餐馆、招待所等。五道梁的海拔并不是很高,但由于它被山梁环绕,空的气体循环并不顺畅,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地理小单元。气候恶劣,寒冷缺氧比其他地方更糟糕,所以地处青藏高原五道梁地区缺水,饮用水取自低洼地区的水坑。每年夏天,水中都会生出长长的红肉虫。用这种水做面条,不用加肉就可以做肉丝面。
穿过五道梁后,你将到达霍峰山。霍峰山口海拔5010米,以其长期的强风而闻名。在霍峰山区,为了修建青藏铁路,73年在这里建立了霍峰实验基地。在全盛时期,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研究人员和数百顶帐篷聚集在这个常年狂风呼啸的山区。它已经成为一个宏伟的帐篷研究城市。在过去的30年里,霍峰实验基地收集了大量的气候和冻土。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是全线最高的隧道,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隧道。
往前走,路过二道沟,远处,并排有两座桥。在桥的另一端,有一个小镇。我们来到了长江的第一个城镇——脱脱。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高远的唐古拉山,流经中国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6300公里,落差5400米,流域面积1803平方公里。它是世界第三大河流,也是亚洲第一大河。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
长江在古代、汉魏时期称为“江”,六朝以后历史上称为大江或长江。长江的源头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古书《尚书·龚宇》中有“庐山引江”、“闽江源”的记载,以嘉陵江、闽江为长江源头;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于公元641年溯金沙江而上,考察四川、云南,认为金沙江是长江的正源。清朝时,康熙在编辑《帝国地图》的过程中,派专人对长江上游的山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地图上画出了通天河等河流。但是仍然无法找出哪条河是长江的真正源头,所以只能用“长江源头像扫帚,分布很广”来形容。
一些外国探险家探索了长江的源头,但一无所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江的源头被发现在唐古拉山北麓的格拉当东冰峰下,是脱脱河的源头。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确定长江的真正源头。
藏语意为“高峻的山峰”,海拔6621米。海拔6000米以上的冰峰30多个,面积790平方公里,现代冰川130多个。姜根地像一座冰川,长12.8公里,宽1.6公里。它是脱脱河的发源地,其源头被称为那琴曲。它是由冰川融水形成的溪流。水面宽约3米,深0.2米。它在山谷里从南向北流动。30多公里后与车苏梅曲汇合,称为脱脱河。北行的溪流穿过祖尔库瓦拉山,形成一条几公里长的峡谷。河岸像墙一样陡峭,高几十米。葫芦湖东南,收河塔弯,再向东拐。脱脱河沿脱脱河流动时,河床宽阔,流速平缓,有多处辐散、溢流、横流,河滩面积较宽,属宽谷游荡型河流,最大水深约3米,宽度20-60米。向东流至南集巴龙与长江源砀曲交汇处,初称通天河,汇流处海拔4470米。至此,脱脱河全长275公里,流域面积17600平方公里。长江的支流荡曲发源于唐古拉山北麓,在藏语中的意思是沼泽河。脱脱河是长江沿岸的第一个城镇。以前是荒芜的,甚至没有固定的帐篷。1954年,青藏公路建成通车,交通和旅客不断增加。现在是唐古拉山的驻地,青藏线上的重点。乡镇政府、学校、医院、银行、商店、餐馆、加工厂、军事站、运输站和道路养护班等十多个单位。1987年10月,一座长324米、宽11米的新型钢筋混凝土T梁桥建成,被称为“江源第一桥”。1985年,美国漂流探险家肯·沃伦(Ken Warren)向中国申请漂流长江,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在西南交通大学电教教室工作的摄影师姚茂树首先呼吁,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第一次漂流应该由初中人自己完成。1985年6月,经过一个月的准备,姚茂树自费到长江源头,开始了独自在长江上漂流的壮举。他划着橡皮筏《龙的传人》,在江古迪如的冰川下漂浮,穿越八百里无人区,冲出通天河下游的急流险滩。7月24日,经过1300公里的旅程,姚茂树在金沙江童嘉峡翻船,年仅32岁。
姚茂树的牺牲在80年代的中国青年中引起了强烈的震动,他们都要求继承姚茂树的遗产,完成整个长江漂流,实现中国人首先征服长江的壮举。
1986年,中科院成都分院组织的中国长江科学考察队克服重重困难,从脱脱河出发,终于在美国人之前完成了长江第一条河。作者:坦坦
标题:[陇文化]青藏铁路走过的地方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