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经济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甘肃省12个市以及2个自治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 是世界了解甘肃的最好窗口。

主页 > 新闻中心 > [陇文化]【溯源甘肃】古代甘肃如何防疫抗疫

[陇文化]【溯源甘肃】古代甘肃如何防疫抗疫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作者:濯昊更新时间:2020-10-12 03:44:01 阅读:

本篇文章4119字,读完约10分钟

鼠疫是历史上常见的疾病,经常对传播地区的人民造成巨大甚至毁灭性的损害。历史上甘肃也不例外。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衍历史,也是一部与疾病抗争的历史。目前,中国人民正在与新冠肺炎的严重肺炎疫情作斗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奠定的物质基础保证下,在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所培育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持下,在一个又一个不畏牺牲的医务人员的顽强斗争下,英勇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战胜各种恶灵,取得抗击传染病的最后胜利。

[陇文化]【溯源甘肃】古代甘肃如何防疫抗疫

1甘肃历史上鼠疫流行概况

在中国古代,大批医生在大疫中挺身而出。

瘟疫,在古籍中,一般写为疔疮或疔疮。5000年前就在传说中看到了,甘肃也不例外。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历史上发生过的无数鼠疫疾病,除了有社会或政治影响的,都会被记载在官方和民间的文献中,少数能流传至今,大部分都被历史的尘埃掩埋。根据甘龙的《甘肃通志》、《宣彤的甘肃新通志》、《史明录》、《清史录》等书,可以找到一些汉代以来的鼠疫资料,简述如下。

[陇文化]【溯源甘肃】古代甘肃如何防疫抗疫

东汉桓帝(148-167年)在全国瘟疫流行的背景下,安定县皇甫规(位于甘肃镇远县东南县)派骑兵攻打陇右,起兵讨伐羌人,在军队中造成重大疫情,造成十三四人死亡。好在他处理得当,没有清理地方官僚,打了一群贪官污吏,羌人感到高兴,加入了十几万人,没有造成很大的社会动荡。

西晋惠帝元康五年(295年),秦、雍二州发生旱灾、瘟疫。怀瑾永嘉四年(310年)五月,周琴遭受饥饿、瘟疫、蝗灾,草木(李、牛、马颈上的长毛)俱疲。唐文宗(839年)开馆四年,陇右地区发生饥荒瘟疫,逝者安生。明成祖永乐九年(1411年)七月,陕西省御史魏源发表讲话:陕西(今含甘肃)属重大军民疫情,政府命一家公司调配医生救治。结果,官员们没有药饵,导致许多人死亡。疫情爆发后,政府下令分配医疗,但政府没有多少医疗资源,导致大多数患者死亡。明太宗景泰六年(1455年)四月,平凉等省发生霜雪瘟疫,死亡2000余人。1521年9月,吴明宗十六年,陕西庄浪等侍卫瘟疫猖獗,军民死亡2500余人。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二月,陕西包括今甘肃发生大疫,多人死亡。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平凉、庄浪等地饥肠辘辘,人与人之间互相吞噬,不少人死于疫病。明神宗万历十五年(1587年)春,大疫,庆阳、文县、庄浪、清水三地旱灾饥,百姓齐食,被流放大半。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隆德、灵台发生大疫。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京鲁卫(今靖远县)、庄浪、付强(今甘谷县)、通渭等地同时发生饥荒和瘟疫,死者避难。伊名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兰州、滴道(今临洮县)大疫,秦国龙州县大饥,大部分人都死了。

[陇文化]【溯源甘肃】古代甘肃如何防疫抗疫

清代甘肃疫情频发。有36个流行年,平均每7.4年流行一次。清初,流行灾害的重点发生在甘肃省东部和南部。比如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静宁、清水发生旱灾、疫情,死者不算。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庄浪、靖远发生大瘟疫,多人死亡。中期疫情重点开始向中部转移,后期疫情重点基本分布在甘肃中部、甘肃东部和中国东南部。如清仁宗嘉庆十六年(1811年)七月,靖远县、塔拉奇堡(今白银市平川区东南)、永昌等地发生重大疫情,半数死亡,即半数病死。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夏,皋兰县发生旱灾和疫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景宁、灵台发生饥荒、瘟疫。

[陇文化]【溯源甘肃】古代甘肃如何防疫抗疫

瘟疫后的社会场景

宋朝时疫情多,政府经常派医官发放药物救济品。唐力的《宋代乡村医生图》生动地描绘了医生对病人的治疗。

东汉末年,战乱饥荒不断,全国瘟疫四起。曹植《谈疫》说:建安二十二年(2017年),汉献帝治理之时,流行起来,家家有僵尸之痛,家家有哭声。要么关门而死,要么盖家而死。受此苦者,名曰布朗霍如之子,靖室彭虎之耳。如果丈夫的庙在石鼎的家里,门重貂累(床垫),如果是,那是罕见的。也就是说,在瘟疫中,大部分都是穷人穿棕布吃豆叶,住在荆棘里盖房子,把散草做成门户;但是住在庙里,用三脚架做饭,穿双貂皮衣服,坐在几个床垫上的富有官僚,遭受的灾难越来越少。

[陇文化]【溯源甘肃】古代甘肃如何防疫抗疫

甘肃当时受灾,流传下来的记载很少。但是作为灾难的征兆,人口的突然减少是非常惊人的,可以解释疫情。《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时期甘肃分为十郡,郡(路)120余条,户数38万余户,人口150余万。到东汉末年,据《后汉书·郡县志》记载,甘肃是当时凉州的刺史,分为11郡(国),90余郡(道、侯国),十余万户,46万余人。也就是说,东汉甘肃的户数只有西汉的四分之一。而且总人口还不到西汉的1/3。户口锐减,和全国一样,是战争、饥荒、瘟疫造成的。

[陇文化]【溯源甘肃】古代甘肃如何防疫抗疫

3古代政府的救灾措施

皇甫谧(文中图片均为数据图)

人们应对疫情的方式各不相同,最积极的方式就是用药物防治。金代郭璞注《山海经·Xi山景》,主要反映包括甘肃在内的西北地区的现状。其中记载了防治鼠疫的方法,说:有的草叫薰衣草,叶麻茎方,红、亮、黑、实,臭如野草。还有鸟,形状像鹌鹑,黄色的身体,红色的喙。它们的名字叫费祎,它们的食物已经毛茸茸了。这是古代先人通过佩戴草药和吃特殊的鸟肉来防治疥疮的尝试。

[陇文化]【溯源甘肃】古代甘肃如何防疫抗疫

被后人尊为药王的孙思邈,在杨迪皇帝的伟大事业中(605-618年)制作了太乙三精丹,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砒霜治疗可怕疟疾的药方。这个党在陇右,也就是现在的甘肃,早就流行了。

一些地方官员非常重视扶贫,非常感人。辛公一、帝道(今临洮县)生于隋朝。隋文帝登基时(581 600年),是周敏的刺史。当时周敏(唐朝周敏,今岷县)有一种社会风气,就是因为人怕病,一人得病,全家避之,所以死了很多病人。辛公义决心改变这种陋习,所以每当遇到病人,就被抬到衙门听堂,安顿下来。有时候病人太多,甚至回廊里都是病人。义设床,日夜在那里,用官薪买药,请医生治疗。大部分患者治愈。辛巩义叫家人把亲人带回来,病人的孩子羞愧地表示感谢,称他们是在适当环境下的慈母。这是一个为人民做好事的极其负责任的官员。

[陇文化]【溯源甘肃】古代甘肃如何防疫抗疫

明朝有一个官员叫徐勇,他的词用的是和谐。成化二十一年,明宪宗(1485年)降职镇远县工作。这是饥饿的一年,这是一场瘟疫。徐勇点了药调整治疗,要靠几千人才能活下来。死者以正义埋葬,受到人民的崇敬。(《甘肃通志》卷三十一)

历史上发生过瘟疫等重大自然灾害,各级政府也会帮助人民。永乐九年(1411年)七月,包括甘肃在内的陕西省遭遇瘟疫。根据陕西省御史魏源的建议,陕西省刺史属于部里的,奇怪的是看到累计粮食9984225石,按政府和军队的工资计算,够十年了。这一年疫情肆虐,种田有害,他央求赔钱一半税一半粮。意味着官库粮食充足,瘟疫会阻碍耕种。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请将当年税收粮食的一半折合成纸币。得到法院的许可。(《永乐实录》(117))虽然这只是部分调整税收,但对种田还是有利的,所以受到人民的欢迎。其他灾难,政府救济,税收减免,多方援助也都记载在史书里。

[陇文化]【溯源甘肃】古代甘肃如何防疫抗疫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四月,甘肃巡抚华山说:常工所属的西河、礼县,去年瘟疫流行,许多牛、驴倒毙。报了审批,就给减免,怕播种逾期。因此,他没有等到法院签发正式文件,所以他从去年的殷偕取出了一部分牛;一些积累和储存的屯粮被拿出来给农民播种。主管部门认为,花好东西的办法是,凡有违法行为,将《府番道府》交给吏部办公,并对其篡改《银谷》作出赔偿。就是花好做法违法,相关官员要受到惩罚,用国库里的钱要得到补偿。这场讨论结束后,康熙皇帝指示:既然银谷已被派往肖敏,司道孚等官员应免于支付讨论办公室的赔偿。(《清康熙帝实录》(卷四十二))最后,皇帝作出了英明宽大的处理。可以看出,政府允许地方官员利用他们的便利,灵活处理救灾工作。

[陇文化]【溯源甘肃】古代甘肃如何防疫抗疫

祈求上帝保佑是古代缺乏医疗和药物时,历代官员和人民遭受瘟疫后的第一反应和最常见的行动。永乐九年(1411年)七月,陕西,包括今天的甘肃,发生瘟疫,多人死亡。明成祖派户部侍郎张旺到西岳华山、陕西山川山等地祭祀神灵,祈求神灵帮助国家的人民,并给他们发洪水(喜、护)以保护人民免受灾害,这样瘟疫就完全消除了,灾害也就不会造成了。牺牲,瘟疫,休息。(《永乐实录》(117))这个偶然的结果会使人们进一步消灭疫情,这归功于神灵的帮助,所以他们更加深信不疑。

[陇文化]【溯源甘肃】古代甘肃如何防疫抗疫

明英宗正统十一年(1446年),陕西赣州(今甘肃张掖市)等地发生鼠疫。明朝政府派右总督王茜去祭祀西岳华山和西镇(今陕西省陇县西南)吴山的神灵。太常寺的李祭祀甘肃的山神和河神。(《明英宗实录》(148))求神保佑,消灾。明朝从太祖朱元璋开始,从都城到郡县,大规模修建城隍庙,也是出于同样的功利考虑。

4防疫工作的探索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如果有瘟疫,一定要有斗争。历史上的每一场瘟疫都会引起各行各业的反思。最积极的是加强人们对医学的研究,促进治疗处方的形成和利用。

《周礼》记载,周王室定期与索氏及负责改国火的官员举行驱疫活动,四时救疫。于(预防)一词,后世常用,见于《周易》。用药物干预流行病的做法也开始出现。《山海经》中含有薰衣草等七种药物。

汉武帝二年(前99年),岳志国(今阿姆河上游)贡品中有三支香烛,形似燕子蛋,大如胶囊。当时汉朝流行瘟疫,使者要求烧香治疫,有病的人都得病了。根据文献记载,闻起来很香,几个月都没停过。(《甘肃志》第50卷)

自东汉建安(196-220)以来,张仲景,南阳县(今河南南阳市)人,家二百余口,不到十年,死者二人,其中有伤寒。仲景下定决心学医,写出了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被后人奉为医圣。伤寒是包括瘟疫在内的所有外感疾病的总称。受这本书的启发,甘肃历代出现了许多医生和包括瘟疫在内的医学著作。最著名的是魏晋时期安定县(位于甘肃省镇远县东南部)人皇甫谧编纂的《针灸经A与B》。它整理了《黄帝内经》,包括《针灸经典》、《苏文》和《唐明穴位针灸治疗要领》,删减了内容,联系了谜团,简化了证据。在阐释三部医经的基础上,对一套针灸术语、概念、症状、治疗原则和针灸理论技巧进行了清理、总结和提炼。《针灸经典A、B》既吸收了传统阴阳五行学说的合理成分,又破除了巫术、方士的迷信,使中医针灸成为一门实用、经验、科学的医学技术,包括治疗瘟疫的针灸疗法。

标题:[陇文化]【溯源甘肃】古代甘肃如何防疫抗疫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甘肃经济信息网介绍

甘肃经济信息网立足于甘肃本地用户群体,贴近生向甘肃地区推出大型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高质量的甘肃人民网络生活和传播甘肃实用便民的信息为己任,力求提高最新最全的甘肃新闻、甘肃快三、甘肃11选5、甘肃旅游、甘肃旅游地图、甘肃旅游景点、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自驾游、甘肃特产、甘肃苹果、甘肃小吃、甘肃高考、甘肃大学排名、甘肃教育、甘肃银行、甘肃招聘、甘肃人事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