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陇东明珠”焕发异彩——庆阳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纪实
本篇文章1562字,读完约4分钟
本报首次向朝阳陇东报道焦
近日,从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北石窟寺被列入世界遗产初步名录。这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北石窟寺的文化艺术,会进一步推动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的建设。
蒲河、汝河与北石窟庙为中心交汇的三角地带,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和生态文化。今年以来,庆阳市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和省政府大力支持文化旅游的发展机遇,将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作为旅游业和旅游扶贫的重点项目,开展基础工作、环境整治、文物保护和安全防范等一系列工程项目,打造全球精品景区。
依托优势打造特色旅游景点
北石窟寺位于蒲河和汝河的交汇处,距西峰市25公里,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石窟中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北魏至宋代石像。该地区历史遗存丰富,佛教艺术辉煌,是秦汉以来陇东丝绸之路发展的重要节点,是庆阳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堪称古丝绸之路上的陇东明珠。
近年来,庆阳市明确提出将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建设作为全市文化旅游产业的重点项目,以弥补庆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不足。自2015年4月起,总规划面积29.8平方公里,涉及镇远县太平镇、尚笑镇和西峰区东至镇,已正式启动。根据规划,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将是集旅游文化展示、生态窑子休闲、庆阳乡思印象、生态庭院度假、北石窟站体验、善水愿水体验、参与快乐农庄体验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区。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旅游文化浮动墙、文化花园广场绿化、六顺亭、护坡、丝路风情公园1号挡土墙砌筑、生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资源,促进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据北石窟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吴介绍,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文物保护研究能力不足,北石窟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和利用水平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要求仍有差距。敦煌研究院接手北方石窟寺后,将在石窟研究、壁画保护、土遗址保护、数字技术研究与应用、旅游承载力研究、景区建设与开放利用、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2015年5月,庆阳市通过《庆阳市北石窟庙文化生态旅游区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及建设详细规划》审查,确定镇远县依托北石窟庙旅游资源优势,以丝绸之路站为导向,充分利用丝绸之路古城遗址等优势资源, 彭阳古城遗址与自然景观生态景观,以汝河、蒲为中心,将北石窟文化生态旅游区与地方文化品牌有机融合。
项目实施以来,各级相关单位着力招商引资,破解旅游扶贫资金瓶颈。吸引了21个投资项目。通过精准对接和招商引资,黑龙江大庆伊美经贸有限公司成功引进投资3亿元开发建设了北石窟站和上山若水体验两个运营板块;引进省煤田地质开发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整体开发镇远县三池景区。目前,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项目建设已专项拨付500万元文化旅游发展扶持资金用于融资贴息,有效整合1.1亿元项目资金,集中用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均衡发展奏响富民和谐之歌
西峰区东至镇庄头村小河湾位于东至高原边缘,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丽。从2015年开始,小河湾就吸引了游客的目光。74岁的村民段学勤说:这两年,村里的路都硬化了,环境也变得更美了。我已经接待了数百名游客。
镇远县在统筹兼顾就业创业、产业发展、扶贫和旅游区周边景区建设的基础上,投资3000多万元,围绕北石窟寺,在太平镇六嘴村沿蒲河、汝河实施土地整理、道路硬化、电力通讯、绿化、给排水基础设施建设。一个中生孵化基地、八个休闲垂钓鱼塘、5000亩山体绿化造林、10700个河岸护岸工程竣工,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同时,积极推进旅游区饮食、生活、旅游、旅游、购物、娱乐六大旅游要素的均衡发展。
同时,镇远县以北石窟景区环路开发建设为支点,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城乡交通、农村精神面貌、就业机会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据悉,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镇远区建成后,将有效带动当地旅游业,形成景区和农村共同促进繁荣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标题:[陇文化]“陇东明珠”焕发异彩——庆阳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纪实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