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记忆的碎片
小时候最喜欢杨树花柳树。每当二月的春风像剪刀一样,村里家家户户屋前屋后的柳树就成了特别美丽的风景,成了娃娃们最快乐最活泼的乐园。从柳树上落下的柳絮和白杨,就像春风刮风时的雪球,越滚越大,娃娃们争先恐后地捡雪球。当时偏远山村的孩子,没有任何玩具,用杨树柳树把它们揉成一个又一个的大球,缝在外面做“发弹”,而不是小篮球。杨树花的柳絮落下来的时候,孩子们就把杨柳扭成“小笛子”,弹着乡村歌曲。美妙的歌声吹了一段时间后,村上的“曾祖父”出发去八百里外的秦川收割小麦。
在我记忆的片段中,“半斤”也是我的最爱。他是村里资历最高的长辈,因为他老人家家境贫寒。据说他出生时只有一磅半,但他居然活了下来。他的名字不再是“狗娃”或“”,所以他不得不称之为“金半”。
当短暂的春天从孩子们的指缝间溜走时,“金半曾祖父”唤来几个背上铁链、手持镰刀的意气相投的人,鸡叫了三声才上路。电视剧《迈克》也曾上演过这一幕。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去那里,乞讨食物,随意在那里生活。然而,他们一沿着铁路到达,就爬上火车去了秦川的麦田。到了熟的地方,就和外地的麦农占了一块地,麦农去割麦子。据后来的“太爷”说,当时为了争夺麦主,他和渭南人打了很多仗,他赢了,因为穷到怕死怕打?说到吃饭,《金半大叔》给我讲了一个有趣的细节。他说,麦主第一顿饭既有白馒头,也有黄馒头,意思是尝尝麦客的味道。他有经验,所以他和他的同事试着吃黄馒头。第一天割的麦茬很低,地里散落的穗很少,很容易赢得麦主的信任,割麦的价格也比别人高。但是工资商定后,他们每顿只吃白馍,割下来的麦茬很高,还有很多耳朵散了。更有意思的是,“半斤八两的爷爷”说,他们住在麦田里的麦垛上,每天中午藏几个白馍送来(就像松鼠储存冬粮一样),就这样长期积攒干馍,以此类推
哦,我的“半胖爷爷”,现在你再也不用像当年迈克那样聪明地带几个甚至几十个馒头回来了。这样的“碎片”成了我永恒的记忆!
标题:[陇文化]记忆的碎片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北方的春天
下一篇:[陇文化]养路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