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宋代环保理念:植树造林可作为地方官升迁政绩
宋:《现代黎明时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环保”和“绿色”是现代概念,但不是现代概念,而是古老的传统概念。宋朝延续了上一代的做法,设有专门的环保部门——禹部,各州县设立“农科教师”一职,聘请熟悉农林知识的人为百姓种植农作物和树木提供技术指导。朝廷还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例如,宋太祖曾下过一道圣旨:“从二月到九月,人民别无选择,只能抓虫抓鱼,赶鸟,由主任宣布。”。禁止捕食青蛙,因为宋人已经发现青蛙是农作物害虫的天敌。这项立法可能是最早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之一。
宋政府特别重视绿化。当我们展开清明上河图时,可以看到郊区的道路两旁,汴河沿岸,繁华城市的街道两旁,都长满了树木。这当然是宋政府大力提倡绿化的结果。
宋太祖建国后,即沿黄河、汴河两岸的州县,必须多种些“适合土地的榆树、柳树”,多种些“人民愿意听的树”。因为植被可以巩固河岸和堤坝。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朝廷委派谢德全打理汴河,谢德全召来夫差服务,在史静河种了几千万棵树,以保河堤。难怪日本高僧成勋来中国旅行,乘船到汴河时,看到沿海一带“杨柳相连”、“榆树柳成林”。
我们现在习惯在道路两旁植树,宋人也是这样。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一位官员发现“各路官木多”,便向朝廷提出建议:“马地铺卒在官路种榆树柳,或在土壤适宜的地方种杂木,五七年即可茂盛。除了付钱,在炎炎夏日的几个月里,这里也充满了树荫和路人”。宋真宗批准了这项提议。毕涛在宋仁宗的时候,在阳朔当县长。“就在百里之外,为民植树的官道旁边。行者自然不受夏秋之热,郡县有效。”。
如果宋代地方官员在任期间积极植树,也算是升迁的成果。《清远文章与法事》规定:“县满员时,按功德植树奖励,即有突出成绩者,其监工不断奏,求优推恩”;如果绿地面积减少,就会受到处罚。“任内种树,降三分,降半年排名,降五分一年,降一资八分。”。政府还立法禁止盗伐林木,“违者有罪”;即使官方想砍伐木材供公众使用,也必须向杜穆武申请砍伐许可证。
宋代人重视环境保护,是传统环保观念的延续和宋代社会现实的压力所致。宋代手工业发达,尤其是煤炭的大量使用,导致了空的瓦斯污染。比如兖州普遍使用煤炭(石炭纪)作为日常燃料,整个城市笼罩在烟尘之中:“炸堆里三条路,石炭纪烟雾里两座城”。宋代出现了过度开发土地和森林资源的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不要以为只有今天的北京才有“沙尘暴”。在宋代文献中,有许多关于沙尘天气和雾霾天气的记载。严重时“暴风带着声音从西北方升起,树破沙吹,黄尘遮天”。换句话说,与以往任何朝代相比,宋代人面临着更加紧迫的环境保护压力,因此他们不得不更加重视环境保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宋代“现代性”的一种表现,因为在“现代化”开始之前,人对自然的破坏力是非常有限的。
阅读扩展
宋代是“现代黎明时分”
这本书通过分析大量描写宋朝的文献和宋朝的各种绘画,从生活、社会、经济和法律政治四个方面展现了中国封建历史上最文明、最现代、最划时代的时代,也展现了宋朝文明的本来面目。在书中,作者勾画了一个大局:“瓦舍勾栏”、“契约时代”、“全民皆商”、“共治天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宋朝开始走向现代化的话题。本文选自《合同时代》部分。(文光)
从3月2日召开的省医疗器械监管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5年,全省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在重点领域、重点品种、重点环节加强监督检查、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着力构建医疗器械风险防控体系,取得良好成效。
标题:[陇文化]宋代环保理念:植树造林可作为地方官升迁政绩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