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兰州故事】曾惊艳舞台如今失传,甘肃秦腔那些独特的表演道具
本篇文章821字,读完约2分钟
旁白:陈岚,年轻的秦腔研究专家,秦腔博物馆工作人员。
一瞬间,未来的事业将万里;三五遍行天下,六七人百万兵。这副对联是指戏剧舞台上的演员利用道具,跨越山川峡谷,展现剧情。很多人看过这部剧,但很少有人真正关注过舞台上的道具。除了锣鼓刀叉鞭旗,舞台上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道具,既帮助演员营造气氛,表达戏剧内涵,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黄河阵剧照
一张桌子,看着山和山的风景
喜欢看戏的人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舞台上,桌子扮演着非常独特的角色,它的用途令人眼花缭乱。一般来说,舞台上的桌子都是用红布覆盖的。此外,桌子配有两把椅子。这张桌子和两张椅子是舞台上最常见的一套道具,可以在不同的戏剧场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这部戏里是公案,那部戏里是高塔。例如,在“三滴血”的法庭上,桌子是公案,神龛是“打神告庙”,塔楼是“空城平面图”,桥梁是“采袍”,小山是“斩阎良”,床是“烤火”
但是道具这个名词虽然来源于国外,但是它的发展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前秦腔把道具叫做砌砖结束。据学者研究,“砌”的称谓源于元曲,是指戏曲家在舞台上使用的工具。与现实生活中的家电不同,砖石是一种像服装一样夸张、装饰的舞台家电。可以说,秦腔的表演活动经历了从广场观赏到舞台搭建(舞台)进入勾栏、瓦棚到框架式单向剧场向观众表演的演变,形成了秦腔舞台艺术的独特性,即人物的化妆造型、服饰的夸张、鲜明、舞动、色彩纹饰的象征性。道具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和桌子一样,舞台上的很多道具都有不同的功能,比如旗子,比如车旗、火旗、风旗、水旗、马鞭,可以结合角色舞蹈和动作来表现车、水、风、火、马。
甘肃秦腔里有一种带幡的道具,用红、黄、绿、白的彩纸剪成圆环,绑在两侧或头盔后面,还挂在旗帜上,长五尺。演员跳舞到台中,低头把纸丢到观众面前,伴随着烟火。这个多用于表演仙斗,比如《仙阵》里的孙膑。
热线:0931-7550315编辑热线:0931-8151739电子邮件:mrgstx@163
标题:[陇文化]【兰州故事】曾惊艳舞台如今失传,甘肃秦腔那些独特的表演道具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陇文化]【传说】神秘的黄猴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