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兰州中山桥的法律史
本篇文章844字,读完约2分钟
兰州中山桥数据地图
兰州中山桥是清末甘肃地方政府与外国公司合作独立完成的第一个重大工程,从立项、谈判和确认,到施工和争议解决,再到后期使用和维护,到处都有法律同行。铁桥百年的历史,不仅见证了百年前中国人现代法律意识的萌芽和成长,也证明了法律对秩序的强大力量。
桥梁修复运动
20世纪初,中国是一个贫穷而弱小的国家。然而,正是在这个“贫瘠的内陆”,建造了一座纪念碑式的建筑——黄河铁路桥。在桥出现之前,除了镇远浮桥,黄河两岸从来没有固定的桥梁。左曾经考虑过修一座固定桥,但由于价格高,又缺少外国公司的资金,他最终放弃了。1906年,陕甘总督借西化东风,与德国泰莱外贸公司经理会面,开出的价钱是左的三分之一。时间、地点、人促成了黄河铁路桥的诞生。
先签约
起初,云升只是想利用国外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技术来做一个造福人民的项目,但实际操作并不那么简单。云升、彭英甲、傅炳建以极其谨慎的态度与外国公司多次谈判合同,在最初的合同起草后,为了消除中方的担忧,德方也进行了实际检查,并承诺保证合同80年。经过深思熟虑,我认为“富兴迂腐,一切未完成,不敢踮起脚尖读陈聪”的推广有了一个完整的把握,于是我先来行动,先与德国公司签订了修桥合同,然后向朝廷报告了奏折。这份合同是云升敢于决策的基础,也反映了他对人民的感情。
不可抗力
在桥梁材料的整个运输过程中,泰莱外国公司经常寻找各种借口,试图推卸责任,但都被中方根据合同规定进行了严厉的驳斥。此外,合同规定超过1200公斤的大件由泰莱外汇运输。一开始运了几件超大型的物资,郑州等中转站还要造车来运,把人搞得精疲力尽。后来彭英甲指示按合同办事,德方负责1200多公斤。在铁路桥梁的建设过程中,中方做了大量的后勤保障,对施工方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保证了铁路桥梁的质量和工期。可以说,黄河铁路桥的修建是中外技术专家和工匠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省在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过程中,注重生态恢复,兼顾经济效益,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和产业发展生态化。
标题:[陇文化]兰州中山桥的法律史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