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经济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甘肃省12个市以及2个自治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 是世界了解甘肃的最好窗口。

主页 > 新闻中心 > [陇文化]辛店文化:写照三千年前的羌人生活(2)

[陇文化]辛店文化:写照三千年前的羌人生活(2)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作者:濯昊更新时间:2020-10-18 02:24:01 阅读:

本篇文章2445字,读完约6分钟

新店文化是以1923年至1924年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临洮县新店村发现的新店文化命名的。当年,安德生在新店发掘了25座墓葬,清理了20座。在新店村以北的灰嘴坞遗址也发现了类似的遗迹。1947年,学者裴文中在洮河和大峡流域进行考古调查,在新店发现9处文物。解放后,考古学家在永靖县发现了86处新店文化遗址。后来在临夏毛家坪遗址又发现了一种以圆底、鼓肚、绳纹为特征的新甸遗存,学术界将其命名为山家头式,以青海民和山家头为最早发现地。

[陇文化]辛店文化:写照三千年前的羌人生活(2)

至此,新店文化的发展顺序和分布区域基本清晰,其范围主要在黄河、洮河、大夏河、湟水的交汇处,东至渭河中上游。

前几天,我们参观了临洮县新店镇新店村骆驼崖遗址和新店文化最先发现的石国家村石佳平遗址,揭开了这一文化的“神秘面纱”。

新店文化现状

骆驼崖,以其骆驼般的形状而闻名,距离新店镇市政府北部约500米。它是安德胜发现新店文化的主要遗址,现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和纪念这个地方,村民们近年来筹集资金修建山门、台阶、小佛寺和寺庙。离这里不远是广阔的石佳平平台,据说是新店文化时期人类的居住地,发现了许多灰层和墓葬。

我拜访了一位石国家村的新店文化陶艺家。据说曾经有人收集了很多当地的陶器,在附近开了一个私人展厅,后来搬到了兰州。以前村民都收集陶罐,附近山上到处都是陶器碎片,现在很少了。多年来,文物贩子走街串巷,造成新店文物大量流失。

拍摄完村民的收藏品后,他前往临洮县,就新店文化采访了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吴先生。

据吴副总裁介绍,新店文化的本名是新店,但由于翻译错误,官方出版物被翻译成中文的新店,从此被称为新店文化。由于新店文化的分支众多,内涵复杂,因此对新店文化的研究备受学术界关注。初期没有分不同类型。安德生最初的研究结果表明,新店文化起源于马厂类型,但早于沙井文化。经过学者几十年的努力,新店文化的发展和分布已经基本了解。从目前的状态来看,整个新店文化从商朝延续到西周晚期。

[陇文化]辛店文化:写照三千年前的羌人生活(2)

通过比较研究,学者们发现新店文化早期遗存与齐家晚期遗存有着非常明显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同时,新店彩陶也接受了马厂彩陶的诸多文化因素。此外,新店文化的一些特征被沙井文化所吸收,这表明彩陶文化的融合与分化呈现出非常复杂的局面。

新店文化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文物,其遗址主要位于河谷两岸的平台上。房子造型简单,多为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门口位于西面,呈斜坡状,生活面中间有一个圆形火炉。新店文化墓葬主要埋在矩形竖孔中,也有部分孔的矩形竖孔和近似椭圆形或三角形的不规则墓葬。随葬品主要是陶器,以及青铜器和装饰品。

新店文化特色

吴副校长说,新店文化的陶器有两种形状:一种是粗的,多为环底和凹底,平底少见;另一种类型的容器较轻,平底容器占大多数,环底或凹底很少。容器的形状都是罐头,有微微翘起的嘴边,高高的顶部和高高的肩部。扎成小腹下的小圈底,略向内凹。小罐口边有两个耳朵,大罐腹部有两个对称的手柄。最典型的容器形状是大口双耳罐和高颈双耳罐。

武副校长翻出图片,详细讲解。新店文化中有很多彩陶,是用细泥加砂粒和应时粒,外面涂上黄色、紫色酱料或白色的陶衣,涂上由爪粒和太阳粒演变而来的黑色双钩弯纹。这个图案是新店文化彩陶的特色图案,与甲骨文中的“羌”字比较接近。双钩弯纹发展的起源是一对对立的狗纹的组合。左右两边向上勾的图案像一对蜷起来的狗的尾巴,可以看作是古羌人的太阳纹,带有族徽的意思,有寒暑来来往往,萦绕流转的意思。有些陶器上画有与畜牧养殖有关的马、鹿、狗、羊的形象,有些陶罐上也画有人的形象。

[陇文化]辛店文化:写照三千年前的羌人生活(2)

新店文化彩陶有不同的图案特征和组合形式。常见的图案有宽带图案、双钩图案、三角形图案、折线图案、漩涡图案、十字图案和S图案。临洮出土的彩陶壶,肩部两个回旋的小钩纹对称展开,中间接合处凸起部分绘有小钩纹。小钩图案左右两侧的两条太阳线相交且对称。彩陶壶的壶颈是圆形图案,下面是两条平行的弧线,上面两条带子之间画有一条圆形的曲线折线。这种特殊的装饰图案组合是什么意思?两个相对相连小钩纹和太阳纹的组合,表现出太阳往复运动、寒热相对、相互依存的寓意符号。

[陇文化]辛店文化:写照三千年前的羌人生活(2)

这种新店文化中的彩陶变体,以直观的女性阳形象为象征,表现出季节的划分和年度的回归,这是一种自然规律的形象。

新店彩陶与羌族文化

吴副会长说,新店文化分布在古羌人的生活区。《帝喾志》中说“陇右之西,民与陶,羌也”。《后汉书·西羌传》:“河关西南也。”鹤关西南应该包括兰州西南和青海东部。黄河上游的洮河、大夏河和湟水流域。这些地区恰好是新店文化分布最密集的地区。

新店文化的彩陶用碳14标注的年代是公元前1400年到公元前700年。这个时期是古羌人向黄河上游迁徙最重要的时期。后来向东南迁入四川。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关于羌人这一时期活动的记载。《诗经·商颂》“从前有汤,弄巧成拙。别不敢来享受,别不敢来找本王”。《竹书·年》记载,唐城、武定时有两个“边强客”。殷墟甲骨文中有许多关于羌人的记载。说明新店彩陶的制作时期在时间上与古羌人活跃的鼎盛时期不谋而合。

[陇文化]辛店文化:写照三千年前的羌人生活(2)

古羌人的经济生活主要是畜牧业和狩猎业。驯养的动物包括牛、羊、狗、猪等。,主要是羊。在新店文化墓葬中,羊骨头的数量往往是其他动物骨头的几倍。因为羊在古羌人的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他们把羊视为图腾崇拜。新店文化彩陶中有很多爪形图案。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古羌人有火葬的习俗。《荀子·小品》“夷羌之枷锁,不愁其枷锁,不愁其焚。”说明他们更担心死后不能被烧死,灵魂不能上天。《太于萍兰斯一步》“庄子曰:羌人死,焚其灰。”在新店文化墓葬的发掘中,棺内也有烧焦的人骨,棺外埋有典型的新店文化陶器。

新店文化遗址出土了一只保存完好的骨笛,学者们认为是羌笛。王堂知环《出塞》“笛声何怨柳,春风不测玉门关。”马蓉的《笛赋》也有“现代双笛始于羌”的说法。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一致。

四川羌族生活中使用和流行的许多装饰图案可以从新店彩陶中找到。可以推断,新店文化属于古羌族文化。

标题:[陇文化]辛店文化:写照三千年前的羌人生活(2)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甘肃经济信息网介绍

甘肃经济信息网立足于甘肃本地用户群体,贴近生向甘肃地区推出大型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高质量的甘肃人民网络生活和传播甘肃实用便民的信息为己任,力求提高最新最全的甘肃新闻、甘肃快三、甘肃11选5、甘肃旅游、甘肃旅游地图、甘肃旅游景点、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自驾游、甘肃特产、甘肃苹果、甘肃小吃、甘肃高考、甘肃大学排名、甘肃教育、甘肃银行、甘肃招聘、甘肃人事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