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经济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甘肃省12个市以及2个自治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 是世界了解甘肃的最好窗口。

主页 > 新闻中心 > [陇文化]【风物志】榆林窟《老人入墓图》壁画,记载了一段匪夷所思的丧葬习

[陇文化]【风物志】榆林窟《老人入墓图》壁画,记载了一段匪夷所思的丧葬习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作者:濯昊更新时间:2020-12-25 06:40:02 阅读:

瓜州玉林洞

瓜州玉林石窟第25窟老人入墓图

玉林洞25洞弥勒菩萨

敦煌玉林石窟第25窟,有一幅《老人入墓》壁画,是一幅弥勒壁画。它是研究敦煌民俗的独特材料,因其独特的死亡方式和丧葬观念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据统计,敦煌壁画中有39幅弥勒老人入墓的画面,其中画面最美,人物表情和动作最丰富,属于玉林石窟第25窟,可见玉林石窟第25窟老人入墓画面的重要性。俗话说,一切美德,孝为先。在古代,孝是基础,孝是美德。这些明显违背伦理道德的壁画是怎么回事?

玉林石窟老人入墓图

玉林洞位于瓜州县西南75公里的山谷中,发掘于玉林河东西两岸。25号洞位于东崖中部的唐洞群,形态颇具特色。主房是方形的,前房是长方形的,隧道又长又宽。从窟形、壁画内容与布局、人物造型、服饰服饰服饰,以及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明显继承了盛唐的特色。从壁画中的古藏文题字和吐蕃人的形象来看,洞穴大致建于中唐吐蕃占领瓜州时,即公元783年唐与吐蕃清水会师前后。从画风来看,画家不是吐蕃人,而是唐画家。

[陇文化]【风物志】榆林窟《老人入墓图》壁画,记载了一段匪夷所思的丧葬习

除了洞顶坍塌,前室和地道重建于五代之外,主室的墙壁保持了唐朝的原貌。文殊、朴仙在正房前墙门两侧;右边的墙是观察无限的生命和变化;主墙是八菩萨曼陀罗;左壁是弥勒经络变化。

左边墙上有一幅《弥勒经》壁画,叫《老人入墓》。这幅画描绘的不是一个死去的老人的葬礼,而是一个觉得自己的死亡即将来到坟墓与亲人告别的老人。然后他一个人进了坟墓,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直到去世。

在玉林石窟第25窟老人进墓的照片中,老人安详地坐在墓床上,床前装饰着弧形门,圆领白袍,软鞋,一根きだよ 0/的手杖。老人和亲戚们手拉着手道别,八个亲戚都很惨,要么用毛巾擦眼泪,要么用袖子捂脸,要么跪倒在地。

在《老人入墓》里,甚至还有人来跳舞庆祝。

历史上流传的可怕谣言

自古以来,孝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关于孝的故事也很多。

据传说,在古代,有一种葬礼叫做陶罐墓,这是一种非常残忍的葬礼方式。当时家里曾经有一个60岁的老人,他会以瓦罐墓的形式下葬:儿子亲自送他60岁的父亲或母亲入土,每次送饭,他都会一砖一瓦,日复一日,直到瓦罐墓完全封死。这种可怕的丧葬模式只存在于民间传说和野史中,从来没有记载在正史中。

瓦罐墓也被称为花葬。但由于官方历史上从未有过瓦罐墓的记载,这种习俗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现在只停留在民间传说的层面。有人认为,这可能代表了一些史前部落由于人口问题和物质短缺而放弃了旧的。

但这种传说出现在不止一个朝代,很多朝代、地方都出现了不同版本的故事。

在中国民间,死前准备的棺材叫寿材,墓叫圣窝。

传说有一年,一位外国使节向中原皇帝进贡一种动物,这在文武两朝都是无人知晓的。外国使节充满骄傲,对中原王朝大为鄙视,说再也没有人认识这种动物了,要出兵攻打中原。这时,一个小官员去给父亲送饭,说起了朝鲜发生的事情。他的父亲已经60多岁了,生命垂危。听了儿子的话,他说:“把家里的大狸猫带去看看。”第二天儿子上朝,偷偷带了大灵猫,外国使节把妖怪拿出来了。但是大灵猫上前喊了一声。怪物害怕得退缩了。原来是只大老鼠,被大灵猫带走了。当皇帝大喜过望,问为什么时,才知道是垂死老人的主意,于是在猴子底下欢迎老人回来,全国各地禁止抛弃老人。

[陇文化]【风物志】榆林窟《老人入墓图》壁画,记载了一段匪夷所思的丧葬习

《史记》曾经记载了孙智慧救爷爷的故事:春秋时期,有一个9岁的孩子,名叫孙,从小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但是有一天,孙看见父亲突然把生病的爷爷放在一个篮子里,想把他扔到深山里。

孙带着他的父亲,拒绝带走他的祖父。他父亲不理他。孙又跪下哭了,他父亲还是不理他。他推着大车进山,扔下老人,转身就走。孙急中生智,捡起地上的篮子说:“我带回家。等你老了,我就用它送你来。”。父亲一听,惊呆了,问:“你怎么能说出这种话?”觉远说:我儿子会照他父亲教他的去做。父亲后悔了。他把老人从地上抱到车上推回家,从此对老人非常尊敬。这个故事从侧面记录了古代弃旧迎新的习俗。

[陇文化]【风物志】榆林窟《老人入墓图》壁画,记载了一段匪夷所思的丧葬习

佛教徒的虔诚信仰

仔细看玉林石窟25号洞老人入墓图,我们会发现壁画中的墓不是一个普通的墓,而是墓内装饰得像个佛寺。白衣老人正坐在他的人生中间,看起来安详,没有悲伤或快乐,好像他在亲切地告诉他的孩子和孙子。

很多学者在研究敦煌弥勒经典《老人墓图》时都提到过这种特殊丧葬方式的文化渊源。谢圣保先生在《敦煌壁画中的丧葬民俗》一文中指出,老人的埋葬源于中国古代的民俗。谭禅学在《老人入墓与民间传说》、《敦煌民间丝绸之路风俗》一文中阐述了老人入墓源于老人投河的印度民俗的观点。崔中辉赞同《敦煌弥勒变中老人入墓的印度文化渊源探析》一文中老人入墓起源于印度文化的观点,同时提出不同观点,认为老人入墓起源于印度婆罗门教生命周期的第三阶段。据学者调查,敦煌弥勒经始于隋朝,盛于唐代,终于西夏,其中《老人墓图》也始于唐代,终于北宋。

[陇文化]【风物志】榆林窟《老人入墓图》壁画,记载了一段匪夷所思的丧葬习

这幅壁画是以绘画的形式,说明了《弥勒后裔经》的内容,即人的生命会结束,人在埋葬的过程中自然死亡。

当时佛教经典《弥勒后裔》认为,信徒死前与世隔绝,可以获得更高层次的修行,甚至进入极乐净土。显然,老人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希望自己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念经,安心地离开此生。

但是图中正在抹眼泪的女人,依然为离开老人的生活而难过。更多的人,和她一样,依然在乎春耕秋收的得失。

这幅壁画也揭示了一个时代背景。吐蕃在瓜州地区实行编头发换衣服的国策。史书记载,藏族地区的汉族人祭祖只能穿汉服。但是,老人的白衣服却表现了汉人的民族心理。老人生前表达了对唐朝的怀念。

作者黄

标题:[陇文化]【风物志】榆林窟《老人入墓图》壁画,记载了一段匪夷所思的丧葬习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甘肃经济信息网介绍

甘肃经济信息网立足于甘肃本地用户群体,贴近生向甘肃地区推出大型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高质量的甘肃人民网络生活和传播甘肃实用便民的信息为己任,力求提高最新最全的甘肃新闻、甘肃快三、甘肃11选5、甘肃旅游、甘肃旅游地图、甘肃旅游景点、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自驾游、甘肃特产、甘肃苹果、甘肃小吃、甘肃高考、甘肃大学排名、甘肃教育、甘肃银行、甘肃招聘、甘肃人事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