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叶开:语文教学过于追求科学化、标准化及标准答案
本篇文章890字,读完约2分钟
第七届鲁迅青年文学奖颁奖仪式昨天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上海中学生石宜君以作品《以爱之名》获特等奖,深圳红岭中学石小寒获高中组特等奖,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第三中学初二小获初中组特等奖,深圳外国语学校东海附属小学佘月航获小学组特等奖。
“鲁迅青年文学奖”由鲁迅之子周海婴先生发起设立,旨在纪念鲁迅先生,继承和发扬他的精神。自5月份启动以来,该竞赛已持续了6个多月,吸引了国内外100多万名青年学生,覆盖上海、浙江、广东、山东、安徽、福建、西藏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
今年“鲁迅青年文学奖”初中组总决赛的题目是让同学们读读顾城的诗《我们去找一盏灯》,根据这首诗写一篇文章,风格不限。组织者表示,中国一直有崇尚诗歌的传统。对于读诗写诗的人来说,诗可以洗心,陶冶情操。但近几年学生的参赛作品显示,很多学生缺乏诗歌基础训练。
对此,《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叶开表示,现代诗歌在目前的语文教材中并不是很有分量,不仅比例低,而且诗歌教学的效果也相对较差,往往会让学生遇到“没有诗读”、“我不知道怎么读”、“老师不知道怎么教”的尴尬局面。在叶开看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语文教学过于科学、规范和标准的答案,而诗歌强调感悟和诗意,难以量化,更难以在考试中进行标准化的评价。这让很多老师看不懂诗,所以诗只能被排斥和边缘化。
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赵说,虽然学生阅读诗歌的机会很少,但诗歌对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尤为重要。“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诗歌可以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的改变。”赵希望学生能增加古典诗词、新诗等诗歌的阅读量。他说,网上和诗集里有很多好诗,那些外国诗被翻译成中国后引起了大量读者的情感共鸣。这些广为接受的古典诗词,能恰当地表达惊喜、惊喜、感动的感情,都值得学生们去读。
“可能很多人认为诗词不常用。即使没有诗,他们也可以写文章,也可以生活。但读诗写诗对学生非常有利,既能提高学生驾驭文字的能力,又能从小培养孩子对文字的亲近感,提高生活方式和鉴赏能力。因为诗歌不仅是一个故事,而且是用简单的文字表达的深刻的意境,这种用简单的文字隐藏深刻的东西的方法最能体现文字的魅力。”赵李鸿强调道。
标题:[陇文化]叶开:语文教学过于追求科学化、标准化及标准答案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